顺化建省,鞑靼王公成了土知府,后续的改土归流,也就容易很多。
但前提是,鉴于大明皇帝还是朱厚照,现阶段只有他有能力横压诸族,一统三山五海。
这个威望,任何一个后嗣之君,都望尘莫及的。
哪怕他衡王有心帝位,也知道大明现在这一摊子,很难处理。
朱厚照的华夏族理念,远超历代,更需要朱厚照保驾护航,万万不能人亡政息。
于是,训斥完之后,衡王问道:“陛下,能否与臣说一下,是否为华夏该怎么界定。”
朱厚照没想到衡王叔会问自己这个问题。
不过既然有人问,他就笑着讲解道:“华夏族如何界定,朕的标准为:血缘,地缘,文化衡三维。”
“其一,血缘。华夏每数百年,就会内乱一次,于是人口大量逃离战区,朝着四周逸散,所以如今的草原,西域,高原,西南群山,乃至东海之上的倭人之中,都有大量华夏血裔,这就是统合他们的基础。”
“其二,地缘。自古中原王朝,皆以平原耕种为尚,毕竟这是最稳定的生产方式,所以中土唯有统合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汉江平原、四川盆地、关中平原,才能以此为抓手,对着其他群山、小盆地、谷地、河口三角洲扩张,进而形成如今的版图。
因此,在交通不利,生产力不足的时代,我们所能见到的汉唐大元,无一不是以东部大平原,也就是中原为基准,对外辐射的农耕王朝。”
朱厚照看衡王陷入沉思,不时点头,顿了一会儿才继续说:“但鉴于如今生产力提升,交通更加便利,朕带农部革新了坐牧、轮牧技术,就意味着能将漠南、漠东这些相对水草丰沛的土地上成立地主阶级,将之同化进入大明的核心权力体系。
这就意味着,大明拥有了稳定的马匹供应地,能进一步对外扩张。
对于其他地方,就是采用另一种方式,也就是商镇兵驿体系,驿站所达之地,就是大明疆界。以兵驿作为辐射,以商业减少朝廷对边区的大规模资金投入,尽可能多的占领更多土地。
所以,凡是地缘之外无法控制的,都是蛮夷。”
“于是,为了解决这些蛮夷问题,就是需要第三个概念。
文化。
可以通过分封诸夏诸君,学周朝,以夏君夷民的方式,自上而下同化他们。直至今日,我们还是得认,倘若不是周公制周礼,秦统一的时候,也办法完成中原核心的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