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更!感谢客官 @颍上九鼎 @爱吃糜子粉的纯阳仙尊 的灵感胶囊;感谢 @喜欢剪秋罗的庄梦 的角色召唤 感谢 @爱吃黄瓜蒜片的赵董 @桃花庵老祖 @喜欢白绣球的姬雅 @喜欢背蛇生的陆沉渊 @爱吃油酥饼的沈万三 @诸如此类的豁青云 @瑟瑟Ж发抖 @流年相伴 的催更符; 感谢 @爱吃糜子粉的纯阳仙尊 @爱吃白糖酥饼的洛 的奶茶; 感谢 @爱吃鱼肉馅的郝云建 @流年相伴 @喜欢遍地锦的宓月宓月 @swzz @爱吃椰香玉米饼的安侯 的点赞;还有用爱发电送花花的客官们!!!】
金券已经推广出去了。
朱厚照看着账目上,凭空出现的一笔资金,满意的点了点头。
金券的加入,进一步的扩张了币池,但是因为大部分进入期货市场,并没有引起应天各地的恐慌性通货膨胀。
大约用了半个月时间,南直隶、江苏、浙江三省,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
因为金券便携、精美,以及有期货市场作为保障,商人们很快开始推广使用,黑市开始蓬勃发展,一切都在良性循环。
越来越多的金银铜换成金券,然后金银铜被朱厚照运往北方。
短短半个月功夫,运往北京的金银铜,就超过了六千万白银。
这半年的积累,基本上被朱厚照拉往北方。
但这还不够,因为江南存钱数量,金银铜乃至宝钞一起算,至少两亿两白银的价格。
“可以下令,四海钱庄愿意用市价,承兑宝钞。”
朱厚照说完,手指敲了敲桌面:“宝钞,尽快从江南市场抹除,同时谢毅,你加派人手,开始调查私印宝钞的人,该抓抓,该杀杀,私铸钱币乃大罪。”
“是!”
……
应天,杨一清看着《大明农业报》刊登的“四海钱庄”受大明皇家银行委托,以市价承兑宝钞兑换为金券,并且只进行三个月兑换,每人每天只能兑换五贯,多了明天,而且错过这一次,就得等到下一次皇帝开恩祈福了。
这就意味着,宝钞的价格,几乎在一夜之间,暴涨五成。
几乎一夜之间,应天各地的宝钞被聚拢,然后发往南京宝泉局。
四海钱庄在宝泉局外进行兑换,然后他们最坑爹的就是,过账收手续费。
首先要先将宝钞换成钱,这个需要手续费,就是市价的一成,然后再拿去换金券。
前后这么一倒腾,光是手续费,就能吃掉大一笔。
但百姓们却不以为意,携家带口来换。
因为这都是钱啊!
哪怕是市价,也比现在一张一贯的宝钞,只值三百文要好。
而且三百文还是最近承兑之后才涨价的。
至于宝钞承兑之后的结果是什么,杨一清看着匆匆推门进来的费宏,皱眉说道:“子充这是怎么了?”
“大事不妙啊!陛下下旨允许承兑宝钞之后,整个东南商贾纷纷前往民间,连哄带骗,开始从流民百姓手中购买大量宝钞,宝钞价格回升了。”
“这是好事啊。”杨一清皱眉,“我家就存有数以万计的宝钞,各家士大夫手中更是一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