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就是压榨手段不同,自由民要缴纳包括人头税、地税在内的各种税,需要巧立名目。
而农奴则是所有劳动果实归领主,比较直接,并且只能生活在居住地,一辈子劳作。
小主,
但生产力低下,对于底层百姓来说,生活只有眼前的苟且,没有诗和远方。
如果没有遭遇什么变故,自由民们也极少出现‘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冒险者。
男女十六岁成年,不结婚的,要年年缴纳高昂的单身税。
因此,目前小镇中登记的居民基本上都是家庭形式,极少极少有单身的。
不论男女,到了年龄基本上都着急结婚,极少有为彩礼嫁妆什么而争吵的。
至于有没有爱情,大抵是有的吧,毕竟有高昂的单身税在,先婚后爱也不是什么少见的事情。
双方父母都会出力为新家庭的成立添一番助力,让小两口能顺利生活下去。
当然,因为居民大都是当初安苏解救的被强盗流匪俘虏的青壮村民。
甚至先是俘虏后是农奴的家伙,也都是那群弱肉强食淘汰了一番的。
因此,莫尔小镇的居民几乎清一色的青壮年,劳动力比例高达九成。
因为这个原因,莫尔小镇才能够呈现出一股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
目前登记的自由民户数为三百五十户,一千一百人二十人。
农奴户数为二百八十户,八百九十六人。
再加上一批公职居民和卫兵家庭,总共两千三百人的居民。
当然,这并不是目前全部的居民,以上是常住人口,还有一批流动人口。
在集市正东,到东边围墙的区域内,则是莫尔小镇的经济区域。
铁匠、皮匠、木匠、油坊等生产工坊落座于此,还有酒馆以及旅店等等。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已经有外来的商人、游方诗人旅居于此。
基本上形成了东富西贵,南贫北贱的小镇格局。
小镇南边下了坡地之后,便是大片开辟出来的农田。
一直到塞西纳河的渡口都是肥沃良田,预计可开垦三万亩耕地。
受限于人力、农具和耕牛的欠缺,目前只开垦了四千多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