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说的并非唯心主义,物质仍是世界的主导,但意识,决定我们能认知哪些物质,无论是你、我还是金景阳,都是进入过“彼岸”的实验体,出现了不科学的现象,或许并非世界出了问题,而是我们认知的世界出现了偏差。别忘了,我们始终在“彼岸”中,我们没有醒来,即使真的离开那狭小的金属匣,能意味着我们真的醒了吗?”
或许这个世界就是个更大的“彼岸”,就像做梦一样,我们早就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胡川的实验体,但正因我们是特殊的存在,胡川才盯上了我们,也正因我们承载着偏执的情感,才有离开这个世界的可能,否则,胡川本有无数种手段把你的大脑摘除连入“彼岸”,让你变成我这样的存在,他不这么做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你有更大的用处!”
“所以将计就计是最好的选择,这里是“彼岸”,胡川那个老东西一定还在监视着你,但别忘了现在我已经不复存在,现在是你和冉奕共同构建的精神世界,这里与现实世界每一刻的不同都由你的潜意识建构,所以,想不明白就去想,不知道该做什么就按最初的样子做,观察出现的一切偏差,一次次积累经验,像洋葱一样一层层拨开你潜意识的外壳,看看最深层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你要记住,和你对抗的始终是那个悬在我们头上的胡川,我们就是要瞒天过海,在他的眼皮子下粉碎他的轨迹!别忘了,不仅我与你同在,你面前的冉奕同时也在破案,既然胡川盯上了我们,就把解题的事交给他好了。”
韩茜的话虽然没有解答唐绘的困惑,反而提出了更多的问题,但还是给她指明了一条最可行的路——不暴露真情实感,让潜意识构建的世界正常运行。
所以,面对惶恐的冉奕,唐绘勾起发梢,故作惊讶地反问;在冉奕问起之前发生过什么时,唐绘虽没有明说,但给出了足够冉奕思考的细节;在冉奕终于巧妙应对了胡川的问询后,唐绘故作惊愕地怀疑起世界的真实性,引导冉奕把话题转移到“彼岸”上。
虽然没有接触过现实世界,但冉奕的反应已经给出了答案,他没有因为那个游离意识的蛊惑而怀疑唐绘,他仍然站在这一边,对唐绘而言,这就足够了。
她故作感兴趣地样子再次和冉奕来到了溯源实验室,故意让冉奕先去实验,又在明知胡川监视她的情况下威胁宋淇不要让冉奕有生命危险。
就是要让胡川误以为她还在他的掌控之中。
之后,在胡川让她等待时,唐绘故作紧张地问:
“宋淇说“彼岸”内的世界能同频共振,我担心小奕,可以让我看看他是什么状况吗?”
“彼岸”内还未注水,胡川不出所料地同意了。
唐绘当然知道他会同意,因为她还记得当初韩茜向胡川提交三百号学生的样本时,胡川曾着重强调过,他想要冉奕的意识。
她推断,冉奕也和她们一样,是某种不可多得的偏执,而两种偏执交织在一起构建的世界,绝对是不可多得的数据,胡川肯定不想错过。
当然,唐绘自己也不想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