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完颜挞懒一看,心中倒吸了一口冷气。而宋军那边兵士一迭声的叫好!
这时,完颜挞懒手下的悍将徒单纳甲一看,心中大怒,对完颜挞懒请命:“大帅,这厮如此嚣张,等我上前取了他项上人头!”
完颜挞懒道:“你休要大意,此非同寻常之人!”
徒单纳甲不以为然道:“大帅放心,谅他有何能耐,无非是借祖宗欺世盗名而已,我必取他项上人头!”说罢拍马上前。
且说关胜刚才取了降贼程清闻的性命,心中闷气才稍稍舒缓一点。不料对方又来一将,那将大喝道:“关胜,休得猖狂,看我徒单纳甲来拿你!”
关胜定睛一看,只见对面那人:膀大腰圆,面如锅底,眼似铜铃,满脸络腮胡,一张大嘴岔,脸露狰狞之色。手持一柄大钢叉,气势汹汹地扑了过来。
关胜一看,微微一笑,也挥起手中青龙偃月刀迎了过去。“砰”两人的兵器碰在一起,冒出了火花,二马一错,又分别跑了过去。
就这样,二人使出浑身解数,交起手来。
关胜的武艺自不必说了,家传的刀法,威力无比。然而徒单纳甲也不是一般的将领,此人也是自幼习武,一直跟随完颜家族南征北战,参加过征高丽、渤海国以及辽国的战斗,战场经验十分精熟。
两人这一场好斗,刀来叉往,二人都不甘示弱,都恨不得将对方亡于马下。
只见一个是:刀如猛虎下山来;另一个是:叉如狡狼出巢去。一个是刀光闪闪射人眼,一个是叉影重重夺人气。只听得刀叉相交的“砰砰”声,不绝于耳。
两边的兵士都看得头晕目眩,目瞪口呆。城头上观战的刘豫心中也不由得暗暗赞叹,只是可惜关胜不听自己的话,不为自己所用。城下观战的完颜挞懒更是暗暗赞叹,心道:如果将关胜收服,如此猛将,夺取宋室江山,岂不是易如反掌。
就在两边主将各自思量之际,这时场上的情况却发生了变化,两人战至有五十多回合,关胜一看用普通的招数无法战胜对方,遂刀法一变,便出家传绝密刀法“游龙戏天刀法”。
此刀法是当年关羽辅助刘备时,一日在荆州,忽然雷电交加,天上闪电如龙般飞舞,关羽看到此象,遂悟出的一套刀法。这套刀法,端得是如游龙戏天,变幻万千,刀法飘逸而轻盈,速度迅疾而灵动。
而徒单纳甲使得是一柄钢叉,都是重兵器的招数,每招力度大而沉,一般的将领很难应付得了,然而遇上了关胜飘逸灵动的刀法,他这个钢叉的重招,却无法发挥得完美。
俗话说“柔能克刚”就是这个道理,只见了关胜的刀影翩飞,围着徒单纳甲来回转,徒单纳甲也振奋精神举起钢叉左挡右挡,不上二十余回,徒单纳甲便有些眼花缭乱了,总感觉到那大刀片始终向着自己的脑袋削来。
果然,又不数回合,徒单纳甲已经是手忙脚乱了,他心里这才感觉到森森寒意,心想:这回要玩完!
想到此,便想准备回归本阵,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便一招“女娲托天”,往上架住关胜的刀,拼尽全身力气往上一送,哪里料到关胜飘逸的刀法上竟然没有下压的力量。
这一下,徒单纳甲竟然用力过猛,向上的力度竟然收势不住,身子一斜,竟然偏到了马的左侧,堪堪有落地的态势,徒单纳甲心中一慌,便想用叉柄拄地稳住身形。
可惜,这是在战场上!关胜一看徒单纳甲在马上不稳,欲要倒地,大刀一挥,一招“力劈华山”,大刀便向徒单纳甲的脖子上砍来。
徒单纳甲双手持着钢叉,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本来想要将钢叉柄拄在地上稳住身形,所以根本没有机会躲开关胜这一刀,只听道“咔嚓”一声,徒单纳甲硕大的脑袋便搬了家,在地上骨碌碌滚了老远,无头的尸身被马拖着跑回了本阵。
敌阵完颜挞懒一看倒吸了一口冷气,而站在城上观战的刘豫也是倒抽了一口冷气。完颜挞懒想的是:“这关胜的确是个人才,确实厉害!”而刘豫想的是:“关胜这厮的确是个人才,看来想收拾他还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