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谨也于十月下旬返回了阔别已久的丹徒县。
刘繇最终答应了丹阳太守吴景的条件,并未继续西进龙藏浦以南诸县,于十月中旬就撤掉主力南下返回曲阿,并随后将扬州刺史府迁往太湖之滨的吴县。实际直接掌控了吴郡的吴县,曲阿、丹徒、毗邻、无锡、娄县六县,以及丹阳郡江乘、句容、湖熟三县,再加上下邳陈氏提供的广陵郡海陵县,刘瑶短短在数月内直接掌控了地域横跨三个郡的十个县,管辖人口近百万人,收拢兵马三万余人,一时之间,成为江东地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同时将吴郡太守府迁往吴郡南部重镇由拳县,由吴郡太守盛宪继续镇守,管理由拳、海盐、阳羡、乌程、余杭五县。
至于原本驻兵由拳的吴郡都尉许贡则在刘繇击败茅山贼后,不敢再行迁延耽误,立刻出兵北上,协助刘繇攻打山越残兵,刘瑶也就没有追究许贡北上不及时的罪责,令其将都尉府迁回钱塘,管辖钱塘、富春、建德、桐庐四县。
丹阳太守吴景上书朝廷,举荐扬州刺史刘繇之子刘谨为孝廉,为刘谨获得了正式的做官资格,也让刘谨掌控丹阳北部变得合乎朝廷法度。
再次回到丹徒城,刘谨心情有些澎湃,他抵达丹徒城的时候,从北固山一直到丹徒城城门口,沿途的百姓跪了一路,纷纷赶过来感谢刘谨的活命之恩。
这几个月,从击败孙瞎子,到为流民修房屋屯营,发放粮食,这些流浪了大半个天下的流离百姓终于在丹徒找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而给他们这个希望的人,就是眼前的少年。
刘谨骑在马上,望着沿路的百姓,心中感慨,百姓无罪,世人以私利为祸天下,却让无辜的百姓家破人亡,真是罪莫大焉。
黄巾之乱,名义上是百姓活不下去,可背后处处透着张氏兄弟的私欲,再说他们起义的方式也不过是如蝗虫过境一般,掳掠地方,杀人越货,也没有发展 农业,积储粮食的长久谋算,这样的话,他们兴起也勃,灭亡也忽焉就不足为奇了。
丹徒县丞王如亲自率领县中官吏在城门口迎接,县尉陈启叛乱已经伏诛,而王如也经受住了考验。
赵老翁坐在一辆牛车上,望着沿途蜂拥而来的百姓,百姓面有菜色,衣服也破烂不堪,但是他们脸上却露出欣喜的笑容。
他暗暗叹息。
吴景和孙贲在丹阳郡一年有余,所施之政比之刘谨数月,拍马都赶不上啊。别看这些百姓当下窘迫,若给他们安乐的环境,给他们农具,不出半年,他们便能让丹徒等地富庶起来。
小主,
百姓才是官员的衣食父母啊。
“潜山啊,你看看这些流民,他们对少主公的感激是发自内心的,我要你记住,忠心事主,切不可荒废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