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金陵改编

“拜见抚越中郎将,拜见丹阳都尉!”喊声震天,仿佛地面都震动起来。

铁甲铿锵之声整齐划一,这都是这几个月以战为训的成果。

刘谨左手握住腰间的刀柄,他内里穿着一件绯红色的长袍,脚蹬战靴,外面覆着一件细麟甲胄,头戴兜鍪,他手握帛书,大声喊道。

“起!”

众将士毫无拖泥带水,齐刷刷的站起来,军阵之盛,竟让许邵都惊叹起来。

刘繇善于治政,手下大将也不少,张英、樊能等将也是一时之选,但他们训练出来的军队和刘谨一比,差距还是过于明显了。

许邵在一旁说道:“请少主公登坛校阅士卒,以彰士气。”

刘谨点点头,他走上早就搭建好的高台,居高临下,望着万余军队,他拔出腰间的弯刀。一手指天,然后朝着万余兵马喊道:“今日是我抚越军成军之日,从今天起,保家卫国便是我们抚越军的宗旨。我希望我们抚越军的每一个士兵谨记这句话。”

“吼!”

“吼!”

“吼!”

三声怒喊之后,所有士兵都高声回应。

“保家卫国!保家卫国!保家卫国!”

刘谨知道每一支强大的军队,都有一个强军的宗旨。这种精神层面的东西看似虚幻,但其实不可或缺。而且在军队中,大多数士兵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粗人,口号这东西越简单越容易理解越好,大段大段的文字反而不美。

保家卫国是刘谨思虑良久之后才确定下来的,借助了后世军队的优良品质。保家能激发士卒勇气,让他们明白他们作战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卫国则让他们拥有国家的荣誉感,激发他们的爱国之心。

刘谨晋升丹阳都尉和抚越中郎将的军令一经传达,立刻引起士兵们的欢呼声。

如果在丹徒之战前刘谨获得如此地位,是绝不会有现在这番景象的。毕竟,没有人会将好色纨绔的刘谨与平灭叛乱的名将联系在一起。

刘谨一战成名。

许邵传完令,便不再耽搁,即刻返回丹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