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正是她曾经创作的《往生之门》。

这幅画曾是她依照一个故事所创作的作品,蕴含着强大的共鸣能力。

观赏者能在幻境中看见自己最想见到的人。

然而,在完成这幅作品后,它便神秘地消失了。

没想到,如今竟会在这里再次见到它。

再次面对这幅画,折枝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慨。

然而,当她仔细观察时,却发现这幅画与记忆中的有所不同。

它的幻境能量异常稳定,仿佛被某种力量所加固。

这种稳定而强大的能量,正是导致李奶奶身体日渐虚弱的原因所在。

它的幻境能量展现出了异乎寻常的稳定性,没有丝毫超频的迹象,然而,留存于画中的幻境能量却出乎意料地日渐衰弱,这显然是由于频繁使用的直接后果。

这股能量的流逝,如同被时间无情地吞噬,透露出一种被过度开采的疲惫。

躺在古朴木床上的老妇人,眼神空洞地望着天花板,对白黎辰和折枝的到来浑然不觉,只是口中不停地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无尽的哀伤与绝望:

“为什么相聚的时间越来越短暂?

难道连你,也厌倦了我,不愿再与我相见了吗?”

她的声音里充满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不舍,以及对现实残酷的无奈。

听到这番话,白黎辰与折枝相视一眼,心中已然明了。

原来,李奶奶因过度思念逝去的亲人,不惜频繁动用这幅蕴含幻境能量的画卷,试图在虚幻的世界中寻得一丝慰藉。

然而,他们深知,尽管这幅画并未引发超频的风险,但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长期沉浸在幻境之中,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精神负担,甚至可能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于是,折枝深吸一口气,再次调动起自己那强大的幻境共鸣能力,将李奶奶温柔地拉入了《往生之门》的幻境之中。

相较于儿时留在那幅画卷中的稚嫩能力,如今的她已能将幻境构筑得更加凝实与真实。

在这片由她精心编织的幻境里,李奶奶终于再次见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儿子。

她仿佛能听到儿子那熟悉而温暖的声音,而幻境中的儿子也仿佛拥有了独立的灵魂,与李奶奶愉快地交谈,分享着彼此心中的思念与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