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围坐在一起,红拂女举止优雅,落落大方,与长孙皇后分享着家中趣事。
李英母女亦是恭敬又不失热情,长孙皇后关切地询问着她们的生活起居,屋内不时传出阵阵欢声笑语,气氛融洽而温馨。
李世民踱步于书房之中,目光缓缓扫过那一排排罗列整齐的兵书策论,指尖轻轻滑过泛黄的书页,不禁心生感慨。
他转头看向李靖,眼神中满是期许与关怀,轻声说道:“药师啊,你一生戎马,征战四方,所积累的兵法韬略、行军布阵之能,皆是无价之宝。可如今,你竟还未收一个徒弟,将这一身惊世本事传承下去。长此以往,岂不可惜?”
李靖微微一愣,随即露出一抹谦逊的笑容,恭敬回应道:“陛下谬赞了。臣虽略通兵法,然世间英才辈出,臣之所学,或有不足。再者,收徒一事,需得寻一德才兼备、心性坚韧之人,方能倾囊相授,以免误人子弟。臣一直以来,都在寻觅合适人选,只是尚未遇到,还望陛下宽心。”
李世民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坚定:“药师,此事你还需上心。我大唐未来,仍需诸多将才,你这一身本领若能传承下去,定能为我大唐培养出更多栋梁之材,保我大唐江山稳固,百姓安宁。”
李世民轻抚下颌,眸光微闪,脑海中浮现出陆通的身影,不禁眼前一亮,说道:“药师,我看泾阳侯陆通就很不错。这小子平日里行事低调,看似不显山不露水,实则深藏不露。那几场战事,他指挥若定,排兵布阵巧妙绝伦,实乃打仗的一把好手。”
李靖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同:“陛下慧眼如炬,陆通确实年轻有为,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李世民微微仰头,目光望向远方,似是在展望大唐的未来,神色中满是期许:“朕深知你与陆通乃是姻亲,不过朕并非那般心胸狭隘之人。你李靖为大唐立下的功绩,无人能及,而陆通,以后甚至有可能超越于你。我大唐正值用人之际,若你们二人能将兵法韬略倾囊相授,何愁我大唐没有更多的良将之才?”
李靖赶忙躬身行礼,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圣明,臣定不负陛下所托。陆通这孩子,聪慧勤勉,若能悉心教导,他日必能为大唐建立不世之功。”
李靖口中虽应得干脆,心中却明镜一般。他清楚记得,往昔陆通虽向自己请教过兵法,却仅浅尝辄止,并未深入钻研。
由此不难看出,陆通这年轻人心中自有丘壑,对兵法韬略,想必有着一套独属于自己的见解与领悟。
李靖暗自思忖,陆通这般行事,并非狂妄自负,而是胸有乾坤,有着自己的规划与考量。
如此英才,实在令人钦佩。
相较之下,李靖心中对薛仁贵倒是青睐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