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咱们吐蕃实无半点机会与之抗衡,但日后之事,却犹未可知。”
禄东赞一心欲使吐蕃暂且示弱,效仿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他向松赞干布进言:“赞普,您尚且年轻,熬过李世民这一关当不成问题。只需忍辱负重,以待时机,终有一日,吐蕃必能崛起。”
除此之外,大唐国内绝非铁板一块,世家大族与朝廷之间的矛盾必然会再度汹涌爆发。
届时,局势或许会变得混沌不堪,天下大乱之景,犹未可知。
那暗潮涌动的矛盾,犹如潜藏于地下的烈焰,一旦喷发,必将燃尽这看似平静的表象,带来无尽的动荡与变数。
数千年之中原王朝,那史书之上记载得甚是明晰,王朝终有落幕之时。
正所谓天道有常,兴衰更替,乃世间不变之理。
而机会,向来是留给有充分准备之人的。
唯有未雨绸缪,枕戈待旦,方能在风云变幻之际,抓住那稍纵即逝的机遇,成就一番宏图伟业。
松赞干布听了之后,深觉甚有道理,当下也唯有这般行事,走一步算一步,决然不能于明面上与大唐作对。
那大唐之强盛,如巍峨高山,难以撼动,若贸然与之抗衡,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故而,暂且隐忍,方为上策。
于是,吐蕃当机立断,派遣使臣身负重任,匆匆踏上出使西域与薛延陀汗国之途。
那使臣肩负着松赞干布的期望,怀揣着关乎吐蕃未来的使命,在漫漫风沙中渐行渐远,只留下一串孤独而坚定的脚印。
在北境都护府与薛延陀汗国的边境市场之中,两国之商人熙熙攘攘,彼此之间正在进行着频繁的交易。
只见那琳琅满目的货物堆积如山,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而其间,有大唐官员正神色肃穆,一丝不苟地审查着货物,仔细甄别有无不符合外贸规定之物品。
他们目光如炬,严谨认真,不放过任何一丝蛛丝马迹,以确保边境贸易的公正与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