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侯君集所提出的由其带领北庭都护府之士兵前往新罗施以救援这一主张,李世民并未予以应允。
只见李世民眉头微蹙,目光深邃而凝重,似在权衡其中利弊,久久未发一言。
天下之兵马尽皆归李世民所辖,然而每一位将军手底下之兵卒,断不可随意调换由其他将领去统领,否则诸将领之间的关系恐生变故。
那军中情谊,犹如盘根错节之林木,一旦擅动,枝蔓交缠之态便可能失衡,或生嫌隙,或起争执,进而影响军心士气,危及社稷安稳之大局。
于此际,李世民不由得再度忆起了李靖。然转念思及,李靖年事已高,况且其已然主导了两次灭国大战。
虽说李世民从不惧李靖功高震主,然估摸此番,李靖应是不会应承的。
李世民的神色间,浮起一抹复杂之意,似有遗憾,又似有理解,心中的思量如风云翻涌,难以平息。
李世民一时间竟难以做出决断,遂令几位重臣退去,言道:“朕需独自好生思量一番。”
其声威严而沉缓,面容之上满是凝重之色。
几位重臣闻言,恭敬告退。
此刻,偌大的殿堂唯留李世民一人,他负手而立,凝望着远处,思绪如潮水般起伏,那关乎家国天下的抉择,在他心中反复权衡,久久未息。
是夜,月隐星稀,李世民缓行至立政殿,与长孙皇后并肩坐在床榻之畔。
长孙皇后见李世民眉梢之上愁云惨淡,犹如阴霾密布,不由得柔声出言询问:“陛下,可是有何烦心事萦绕心头?”
其音婉转轻柔,饱含关切之意,美眸中满是忧虑之色,凝望着身旁的二哥。
李世民长叹一气,缓声说道:“唉,还不是那高句丽与百济举兵悍然侵略新罗,新罗遣使臣前来求援。然高句丽亦遣使臣辩称自身未曾侵略,此事着实令朕烦扰不堪。”
其言语之中,尽显无奈与烦忧,那帝王的眉宇间,愁绪如织,仿佛这纠结之事如一团乱麻,难以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