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高昌与西突厥

大唐镇国公 空樱 1111 字 5天前

尤以侯君集为甚,其人骁勇善战,志向远大,常怀建功立业之心。

“陛下,区区高昌蕞尔小邦,竟胆敢在西域商道上对我大唐商队施以劫掠,实乃藐视天朝威严。

若不加惩治,何以昭示我大唐之威,又何以震慑那些宵小之辈?”

侯君集挺身而出,语气中满是战意,眼中仿佛已燃起熊熊战火。

颇为罕见的是,平日里言辞谨慎的世家官员们此刻竟无一人出言反对。

原来,他们的商队亦未能幸免于高昌国的敲诈勒索,乃至西突厥的劫掠。

此事不仅伤及国家颜面,更触动了这些权贵们的切身利益,故而此时皆默许侯君集之言,心中暗自期盼着朝廷能够重拳出击,以正视听。

“陛下,讨伐高昌与西突厥之事,尚需三思而后行。”杜如晦拱手言道,“一则,远征西域,粮秣军资耗用之巨,犹如天数,非同小可;二则,我大唐虽经数载休养生息,元气初复,然不可贸然再启战端,以免国力未固,便又深陷兵燹之苦。”

言罢,他目光深邃,似在提醒众臣,战事之重,不可轻举妄动。

诸位大臣闻言,皆纷纷颔首附和,称杜如晦所言极是。

或曰:“西域之地,广袤而贫瘠,即便得之,亦难以为继,实为得不偿失之举。”

或曰:“连年征战,民力已疲,若再兴兵戈,恐民心不稳,国基动摇。”

一时之间,朝堂之上,尽是劝谏之声,皆望陛下审慎考量,勿使国家再受无谓之苦。

侯君集抬眸望向一众武将,只见秦琼、李靖等人皆是一副淡然处之的神态,显然对于征讨西域之事,并未表现出多大的热忱,至少在此刻,他们的心中并无此念。

“陛下,此事不妨暂交由北境都护府裁夺,彼处距西域较近,处理起来亦更为便捷。”房玄龄缓声建议道,语气中透着几分沉稳与考量。

此番举措,实则赋予北境都护府更多之权柄。彼府本已手握军政大权,今若再揽西域诸事于一身,则其权势必将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