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孙思邈和公交车

大唐镇国公 空樱 1211 字 5天前

“然则,城中商贾云集,恐百姓遭其压榨。”孙思邈眉头微蹙,语带忧虑地说道。

“老先生过虑矣,泾阳县内商税颇重,且物价皆需官府审定,未经许可,不得私自交易。”小二恭声答道,语气中带着几分笃定。

“商贾逐利,若真如小二所言,重税加之,物价又受制于官府,何人愿赴泾阳营生?”孙思邈眉头微蹙,心中满是疑惑。

“客官有所不知,我泾阳之地,坐拥水泥之厂、精盐之坊、酿酒之肆、织布之工、养猪之场、薯片之舍。

此等产业,皆为金银滚滚之源。然,无论何业,皆须遵从官府之税法,不敢有丝毫僭越。

更甚者,商贾在泾阳依法纳税,其子嗣便可入学堂,乃至科举入仕,此乃商人们最为看重之事。”

小二言辞恳切,似乎对这一切颇为了解。

孙思邈听罢,心中豁然开朗,原来如此。

光是让后人得以入仕这一条,便已足够吸引众多商家前来。

昔日商贾欲求子弟入仕,唯有依附豪强世家,而今泾阳竟亦能达成此愿,即便税赋稍重,亦远胜于被世家无度剥削。

他微微颔首,对小二说道:“原来如此,泾阳之策,实为商民两利之道也。”

孙思邈向小二询问泾阳县内何处有医馆,小二答道:“县内最好的医馆位于北城,那里的大夫皆是饱学之士,医术高明,深受百姓敬仰。”

孙思邈闻言,心中暗自思量,便决定前往北城一探究竟。

孙思邈辞别了茶馆中的众人,步履从容地步入街市,准备往北城而去。

街巷间人声鼎沸,商贾往来不绝,他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却是一片清明,只想着尽快到达那闻名的医馆,以探求医道之精妙。

孙思邈正行之间,忽见马路边上有一处凉棚,棚下清风徐来,倒是个避暑纳凉的好去处。

凉棚两侧立有两块木牌,其上墨迹犹新,书有诸多文字,似是指地点。

“这位小友,此牌所载为何?”孙思邈缓步上前,向一位身着县学襕衫的青年询问道。

“此乃公共交通之标识,上书各停靠站点之名。行人欲往他处,可乘此车,至所书站点,即可下车。”

学子对孙思邈恭敬作揖,温文尔雅地解释道。

孙思邈闻之,微微一笑,心中虽觉此物新奇,却也赞赏学子的礼貌与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