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除夕

王静怡把饺子下入已经烧滚的开水中,边说:“婶子,你放心以后都是好日子 ”

赵婶子边烧着火,边应声赞同。

王静怡用锅铲抄着点锅底,见锅里饺子已经起身。

她笑着提醒:“饺子下锅,一刻就有,婶子你去喊我叔他们过来吃饭。”

“哎,我去叫他们。也不知道上午建国有没有把院子打扫好?我回去看看。”

赵婶子应声起身,回去喊人。

等他们过来时,王静怡已经拿着蓝边大碗开始盛饺子了。

赵婶子帮着王静怡把盛好的饺子端上桌。

把他们的饺子盛好后,王静怡又给刘师父盛了一碗饺子。

“叔、婶子,你们先吃,我把饺子给我外公送去。”

说着,王静怡便把饺子端送给刘师父。

在安顿好刘师父后,王静怡回到厨房,开始吃饺子。

这大冷天,一大碗热乎乎的饺子下肚,一个字“美。”

饭后,赵建国帮着赵建坤劈柴,赵叔回去整理菜窖。

朵朵回去午休。

王静怡则带着赵婶子继续包饺子。

下午三点,王静怡见饺子已经足够三天吃的,便与赵婶子停了手。

她走进院子对着正在劈柴的赵建坤提醒道:“不早了,你把春联写写。”

赵建坤闻言,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对赵建国叮嘱道:“你把剩下这点劈完。”

赵建国看着那半人高的一小堆柴火,他心中想:“哥,你确定这叫一点吗?”

但他没敢表露出来,只能点头同意。

王静怡见赵建国那一脸无奈,便开口说:“等对联写好了,你就跟你哥一起贴对联。”

赵建国听了王静怡的话,笑着答应:“好。”

赵建坤瞥了他一眼,然后与王静怡一起回去写对联。

王静怡先把红纸、墨汁、毛笔拿出来。

赵建坤把红纸摊开在桌子上,用剪刀精心裁剪。

裁剪好之后,他拿起毛笔开始在红纸上书写对联。

人们常说见字如见人,只见赵建坤挥洒自如地写了几副对联。

王静怡看着红纸上苍劲有力的毛笔字,再配上赵建坤书写的寓意吉祥地工整的对子,这些对联真的让人觉得赏心悦目。

赵建坤见身旁的王静怡露出欣赏的表情,心中不由升起一股自豪感。

他微笑着问:“写的怎么样?”

王静怡看到他脸上的表情似乎在催促自己夸赞他,觉得很好笑,但他的字确实很好。

因此,王静怡由衷的称赞道:“写得非常棒。”

听见王静怡的夸奖,赵建坤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王静怡见状,打趣道:“晚上给你加个鸡腿。”

赵建坤知道她是在开玩笑,也不恼。

他笑着应下,然后继续开始写小对联和福字。

王静怡看了一会儿后,见赵建坤快要写好了,就转身去熬浆糊。

等墨迹干了之后,赵建坤便带着赵建国一起将对联贴在门上。

王静怡看着大门上贴的大红对联和窗户上贴的福字,心中感慨道:“今年是我重生后的第一个新年。”

等他们把大对联贴好后,王静怡便转身回到厨房,开始掌勺做年夜饭。

赵建坤收拾完后,也回到厨房帮着烧火。

他边烧火,边注视着忙碌的王静怡。

只见王静怡的面庞洋溢着专注而温暖的笑容。

她的手指在砧板上快速而熟练地切着菜,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的流畅而自然。

案台上,米饭和饺子早已准备就绪。

一盘盘白嫩的饺子如同月牙般弯弯的,静静地卧在盘子里,等待着被端上除夕的餐桌。

而旁边的菌菇煲则散发出浓郁的香味,里面的菌菇被煮得满满当当,金黄的汤面上冒着小泡,仿佛在诉说着菌菇的鲜美。

不远处的炉子上,猪肚包鸡汤正慢慢炖着,猪肚和鸡肉的香味混合在一起,让人垂涎欲滴。

外面的雪越下越大,但厨房里的气氛却越来越暖。

大锅里的红烧肉已经被烧得色泽红亮,王静怡把它盛出,在上面洒上了葱花和姜丝,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

盛出红烧肉后,王静怡揭开了另一口大锅的锅盖,里面炖着的红烧鱼已经炖好了。

王静怡把红烧鱼装入盘中,红烧鱼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仿佛在诉说着它的新鲜与美味。

她把鱼放在桌子中央,然后摆放好每一个菜肴,直到餐桌被完全填满。

小主,

王静怡看着满桌的菜肴,忍不住笑了。

当一切准备就绪后,王静怡对着赵建坤笑着提醒道:“你去叫婶子和其他人过来吃饭吧。”

等大家都落座后,年夜饭就开始了。

赵建坤给刘师父和赵叔倒满了酒。

这酒是王静怡特意为他们准备的,能够调理身体。

赵建坤开始致辞:“今天是除夕,这是我们共同度过的第一个除夕。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团结一致,我们就能克服。

让我们一起为新的一年、新的开始而干杯。”

赵婶子听完,笑着对身旁的赵叔说:“当初听我的让儿子多读点书没错吧,看这话说的多好。”

接着,她又模仿赵叔以前过年时祝词的口吻,“过年了,新的一年全家都好好的,齐齐整整的,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