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幼不得府里长辈爱,只有二哥哥管着他,可二哥哥早年幼弱,管不了他,成年后在朝廷做事,日常闲的时间少,自然管他的时间更少。
所以他一人独来独往惯了,一年里头除贾琏和迎春,其他同辈姊妹也见不到的。自是受不住这么多人叨扰,可也知不可失礼,所以迎春姐姐说带人走,他心下是高兴的,如今只想着回屋后看他的唐传奇话本。见众人走远,便开心地转身,将扇子一把打开,春寒料峭时,少年扇风意。
身后随侍的丫鬟看了,也是无奈,觉得这主子的性子实在是怪,在外沉闷寡言,四周无人时则自有心中乐趣使自己高兴。
可这府里多的是人,屁大点事都藏不住,哪有没人的地。所以私下里仆子们都有觉得这个三爷有点魔怔,怕是心内有病,时常怪笑,可又无所可笑之事。
别了贾琮的众人在去贾琏院的路上,宝玉知道黛玉来府后只在贾母院里周围走动,同宝玉和三春玩笑,担心黛玉误会贾琮的举动。
同黛玉解释起,“妹妹别多心的是,方才琮哥哥是天性所为,不习拘束,不是有意驱赶我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黛玉此时正走在路上,心无杂念,结果宝玉在耳旁来了这么一句,知道宝玉是怕刚才琮哥哥疏远之举惹她不快,心里既对宝玉的关心感到好,可又觉得琮哥哥本就不与她常见面,疏远也是有的,她有何不知理的短处,让他觉得她会恼?于是只微微点头,不回话继续同三春说笑。
辈分小,吊在后头的兰哥儿自是看见了,但不知说的什么,也无意知道。
此趟本是几位姑姑们商量着来的,母亲见了也要他来的,去拜会拜会。如今府里头由王熙凤在二太太处学着管家,协同料理,府外头主事的男主人原是他祖父,如今琏二叔也有了做主的事,岂有不拜会的理?
不多时众人进了院子,入里间给二位大人请了安,王熙凤招待众人入座吃茶。
聊起府里的趣事,席间王熙凤对宝玉和贾兰透露了年后会有位中了举的夫子来教你们,还说这事要谢谢黛玉,是林海从江南把人请来的。
黛玉不好意思,宝玉心里不快,兰哥儿自是无所谓,但能换个老师教也好些,族学里头实在不敢让人恭维。
众人聊着聊着,三春聊到了送贾琏的回礼,探春问喜不喜欢。
此时由平儿陪着看书的贾琏,转头笑说,“几位妹妹送的都很合适,正好我用的上,不用你们嫂嫂废功夫了。可就是三妹妹的鞋垫太精巧了些,我不好围猎的时候穿,有些舍不得呀。”
探春笑说,有什么舍不得的,做了就是要人穿的,若是哥哥穿的合适,还要,我也做的。
“这话可巧了,若是你做的好,不如你二哥哥以后的鞋垫子全包给你如何,倒省了我的功夫。”王熙凤打趣。
探春反驳,“二哥哥一年里入宫、在朝、宿营、外遣不知要走动多少,要换多少鞋垫子,若是都交给我,我倒是愿意,只怕二哥哥心疼我,再则外人知道了都叫你这个做嫂嫂的没照顾小姑子,伤了美名,到时竟是我的错了。”
话说完,众人哄堂大笑,凤姐儿指着人说笑,这几个小姑子里,就属你能,瞧瞧你说的话,说的我都要疼你了。
贾琏只强忍,免得众人面前失了威仪,不好。
而座中的黛玉此时方知众人送的都是和外出围猎有关的,迎春送鹿靴,探春是鞋垫,惜春是护膝,宝玉是一双鹿皮手套,看手艺怕是晴雯做的,兰哥儿送的是其母织的护肩。
唯黛玉到府不过一两月,不知贾琏往年春三月都是要外出围猎,送的是一套《尉缭子》,如今一看竟有些不好,心下有些气恼,如此神情在一众人中就凸显出来。
坐上首没笑的贾琏自然看到了,先还觉得是小女孩的心思不好揣度,等看了手上的书,就有些明白。笑着对黛玉说,“说来林妹妹如何知道二哥哥好读兵书的,送了套尉缭子来,我这正读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