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卷终结语

按刘邦的话来说,在这一次倒吕行动中,实际上苏云扮演的就是猎人的角色,而周勃陈平就扮演的功狗的角色。

所以说,现在你还觉得主角没有发挥作用吗?

2、这些历史人物的死都是有考证的吗?有没有看历史书?

答:作者是学历史的,这一点大家可以放心,只要没有改变的历史人物,全部都是按照历史上的时间去写的。

另外还有谥号等等,作者在此保证全部都是查阅过资料的,不会有任何错误。

3、主角手中有权力,为什么不早早发动政变?一直拖到12年后呢?

答:因为单单靠主角,一个人是没办法发动政变的,这场诛吕行动几乎动员了朝廷上下所有的人,要逼着所有人站队,这不是一两个人能做得到的。

吕后登基后保证了所有功臣的利益,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大臣们纷纷投靠了吕后,吕家的实力很强,主角就是想动手,也没办法呀。

如果不是吕后做的太绝,又动了功臣集团的蛋糕,那功臣集团说不定就不动手了,不要把功臣集团想的太好,他们肯定也是优先保证自己的利益。

有了主角挑了大梁,这件事才能够提前组织起来,在公元前184年发动,提前了四年。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最后周勃说了一句话,说主角才是这次诛吕行动的最大功臣,你以为这句话是在赞美主角吗?

恰恰相反,这句话是在恶心主角。

人家诸吕并没有发动什么政变,但是功臣集团看不惯吕家的行为,从而集体抱团把吕家干掉了,这并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

周勃是想把这屎盆子扣到主角头上,让人家都知道这是主角干的,有事找主角。

只是周勃没有想到,迎来的汉文帝和主角有那么深厚的关系,这句话反而推动了主角成为历史的权臣。

我们学历史,看历史,千万不要带入封建帝王和王侯将相的视角。

小主,

吕后统治期间,百姓的生活是在整体向上发展的,吕后有自己的历史功绩,这就是为什么主角一直没有动手的原因。

百姓不在乎这江山姓刘还是姓吕,谁让百姓活的更好,百姓就会拥护谁。

只不过吕家的后人,无法让百姓活得更好了,再加上刘氏江山当时确实是人心所向,这才让江山又回到了刘家一脉。

包括历史上也是这样,当时吕家人根本就没有什么机会,外面的诸侯国还都是刘家的,手中的军队是京城的十几倍,吕家不过是想在吕后去世后,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已。

是功臣集团为了利益集体抱团,铲除了诸吕,想要这个推举皇帝的大功劳,因此才迎来了汉文帝。

云生这么说是有依据的,别忘了当初功臣集团迎汉文帝的目的是什么?

就是觉得刘邦的孙子们太优秀嘛,想要立一个小透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