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昭环视诸将,镇定地说:
“殿下,我以为可以兵分两路。一路由王勇和谢科将军带领,轻装上阵,火速前往彭城支援。等待叛军来袭。
另一路由张须陀老将军带领,直奔彭城粮仓,守株待兔。若是叛军对粮仓图谋不轨,以逸待劳,歼灭叛军,生擒敌将。
敌将一擒,幕后主使就会浮出水面。咱们也不至于被动。”
杨昭仔细地向诸将和父王述说着谋划。等他说完后,喝了口水,静静地等着杨广的抉择。杨广沉思一会,拍案说道:
“计中计,一箭双雕。此策甚好。诸位将军,若是没有其他的意见。咱们就按照参军的谋划进行。”
话毕,杨广巡视了一圈,诸将低头想想了,都没有意见。稍后,杨广拿起桌上的令箭,喝道:“诸将听令,王勇谢科,你们俩人带领三万兵马,现在出发,支援彭城!”
言毕,王勇和谢科俩人从班内走出,来到桌前,接过令箭。俩人眼中闪着精光,齐声说道:“多谢殿下信任,末将定完成此次任务。”
说罢,俩人收起令箭,一甩披风,出府点兵。杨广凝望他们离开,将目光转向张须陀,嘱托道:“老将军,此次就拜托您了。”
张须陀一听,站出来,朝杨广一抱拳。他挺直身子,慨然道:“殿下放心,老夫的武艺还没衰退。不管何人来袭,结果都是一样的。”
说完,他向诸将拱拱手,步伐利落地朝府门走去。杨广看着他的背影,心里叹息一声。随后,他和诸将商议了一些细节,便宣布军议结束。
************
稍时,下邳城城门打开。王勇和谢科身穿银甲,手握兵器,带着三万兵马率先出了城,向彭城而去。
良久,张须陀全身披挂,手持冷月刀,骑在一匹追风马上。在他之后,数千名长枪兵排着整齐的队伍紧紧追随。
而在这支长枪兵之后,又有数千骑兵和重甲步兵开出城。等这些军士走完,才显现出弓箭手的身影。
他们行军的速度很快,没多少时间就走了上百里。可见其精锐。就这样,张须陀带着精锐部队,朝彭城粮仓进军。
与此同时,在离彭城数百里开外。一支打着“泰山贼”旗号的军队,正在原野上快速进军。在队伍的前列,两名身穿银甲的英俊小将骑着骏马,说着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