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隔壁村的地界咱们不能随便进,万一闹出啥纠纷来,可就不好了。咱还是老老实实在咱村的地界里打鱼吧。”
李牧收起了笑容,他已经能预见之后会发生的事情,冰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开始慢慢融化了,河里的鱼也开始活跃起来。这正是打鱼的好时节,也是他们挖池塘养鱼的最佳时机。
村里头已经有人学着他们打鱼也拿去县城卖。
最多再打两月的鱼,进了七月份后河里的鱼会因为繁殖而数量骤减,到时候再打就难了。
而且,七月份之后,天气越来越热,鱼也容易腐烂,不易保存和运输。他们必须趁现在鱼多的时候,赶紧多打些鱼,攒够钱,为接下来的养鱼事业做好准备。
李牧打算在七月份之前,再组织大家多打几次鱼,尽可能多地积攒鱼货。
“大家回去之后都问问自家亲戚邻里,看看还有谁愿意跟着咱们一起干。人多力量大,咱们也能多打些鱼,多赚些钱。到时候,池塘养出来的鱼,咱们也能一起分。”
“还是老规矩,打鱼一天一人五块,兔子一只四块,狐狸一只二十,打到了野猪、狍子啥的,就算十块钱!”
“要多少人啊?前两天我那几个堂兄弟拐着弯问我。”李杵子搓着手
李牧想了想:“这次咱们要挖池塘、养鱼,事情比较多,人手自然是越多越好。你回去跟你那几个堂兄弟说一声,让他们都来吧。工钱还是按照以前的规矩,不会亏待大家的。”
“我要的人是手脚干净的!那些偷奸耍滑、爱占小便宜的人,咱们可不要。咱们要做的是正经生意,讲的是诚信和口碑。只有大家**协力,才能把这事儿干成!”
把今天的鱼钱分了分,每人能拿到二十来块,散伙后各自回家传消息。
李四鸣也听着消息了,眼巴巴看着左邻右舍都忙活着准备跟着李牧去挖池塘、养鱼,心里头也痒痒的。
他琢磨着,自己也不能落后,得赶紧把这事儿跟自家婆娘说说,也让她高兴高兴,说不定还能帮上啥忙呢。
李四鸣揣着从李牧那听来的消息,一溜小跑回到家,一进门就扯着嗓子喊道:“英子!快出来,有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