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大块头是来倒腾电视机票的,林阳这才松了口气,认真打量着眼前的男人。
面相四十岁左右,胖成球,本身不怎么大的眼睛被挤成了一条肉缝。
一套蓝色的忠县药材厂的工装,臂章还带着“二车间”的字样,是药材厂二车间的职工。
“哥,电视机票你要不要了?”
看林阳杵在原地愣神,邱鹏抬手晃了晃。
“别,看你这岁数,我得喊你一声叔,别把我叫老了。”
林阳摆手。
“我今年25岁,二车间8年的工人了,是今年我们厂子里的三个先进个人之一。”
“墙上这不还有我们厂子贴的大字报嘛,这就是我。”
邱鹏指着身后的墙。
林阳转头看了一眼,邱鹏的名字和个人介绍都有,搞得和人口普查似的:“你这……长得着急了点,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催人奋进,可能你太奋进了点。”
“不努力奋进,怎么当先进个人。”
邱鹏看着块头挺大的,人还挺腼腆的,挠着头讪讪一笑:“这不今年刚结婚,评上了先进个人,手里这票我放着也买不起电视机,正愁要不要冒点险去黑市卖了搞点钱,今年带着媳妇过个好年。”
“你打算多少钱卖?”
林阳问道。
“我得回去问问我媳妇,票在她手里。”
“这么说你手里现在没有现成的票?”
听邱鹏这么一说,林阳略显失望。
要是现在能搞到票,去供销社碰碰运气,说不定直接能抬着电视机回家了。
后天就是元旦。
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着肉,看着社会老大哥的战争纪录片还挺好的。
“最多五十块钱,你回去和你媳妇商量。”
“要是行,过些日子我来药材厂找你,你随身把票带上。”
林阳开口。
“五十?”
邱鹏眼睛微微一怔,缝隙里略带一丝神光,显然是有些动心了。他是八年的初级工,厂子的老油子,一个月的工资也才25块6毛钱。
林阳给的价,相当于他们两口子一个月的工资,可是不少。
“成,那我们就这么说定了,我估摸着我媳妇肯定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