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这四人倒下之后即便尚存一丝意识也无法走出船舱,短短几分钟后便就此身亡。
事后证实,舱内是无毒的,只是因长期封闭而缺氧。
只因一时疏忽导致四人身死,这次事件让世人警醒。
后来,国家海事局将此事件列为典型案例,又将进舱作业必须开舱通风写进管理条例,所有船上工作者都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
明白了缺氧的原理和危险性,柳一昂心里有些发毛。
这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要不是运气好,他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就算有清神诀助他改善了身体素质,提高了闭气极限,在完全缺氧的环境中恐怕也多撑不了太长时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想了想,他认为安全第一,宁愿放弃探索也要确保大家的安全。
“那这样,祥远、袁胜、侯征,一会儿你们守在洞口,我一个人进去把里面那个石门打开,看能否使空气流通。”
“石门?那里边有石门?”
王建林以为自己昏迷之前也如柳一昂一样缺失了一些记忆,求证般看向江武和黄生荣。
江武和黄生荣同时摇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估计当时你们已经有些神智不清了,没看见石门也正常,反正我很确定,甬道的尽头就是一扇巨大的石门。”
“哦……”
王建林恍然,照这样说来还是很有可信度的。
刘祥远三人则各自发挥着想象力,构思着鹰嘴峰下神秘空间内的情形,没有发现任何意见,全凭柳一昂安排。
“如果石门打开后空气流通,你们三个再进来。如果我没能打开石门,或者石门打开后空气没有流通,你们再进来肯定会缺氧,今天的探险计划就取消,等下次再说。”
“好的,昂哥。”
刘祥远三人的满腔热情被浇了盆冷水,想要反驳却找不到理由,只得答应。
王建林三人则是幸灾乐祸,不见丝毫同情心。
半小时后,一行四人来到鹰嘴峰。柳一昂习惯性地到周围检查了一下,然后独自一人进入石室,刘祥远三人则留在洞口,准备以不变应万变。
柳一昂后腰别着黑铁刀,手里拿着电筒,以最快速度来到甬道尽头。
明知石窟内缺氧,他就不能慢悠悠的了,必须要与时间赛跑。
经过再次确认,甬道的尽头果然是一扇结构精密的石门。
只不过这扇门不是用推开的,也不是用拉开的,而是用滑开的。
石门足有大半米厚,如果不弄清楚开门方法,恐怕就算是几个人同时拿着铁錾凿个三天三夜也未必能将此门凿穿。更何况石门本身就十分隐蔽,如果连石门的存在都不清楚,就更不用说把石门打开了。
不知何故,石门的材质要比崖壁的岩石坚硬,单凭触感甚至无法发现二者的明显不同。
在意念的感知下,石门的构造完全呈现在柳一昂面前。
只见石门通体为一整块,足有一丈见方,左右上下四个方向的边缘与其它平面相接处各有一道细微的沟壑,与周围的石壁一般无二。
但周围石壁上的沟壑是用于装饰,而石门四边的沟壑却极深,竟是断层的。
石门四边的内部,各有一排齿状凸起,这些凸起与石门为同一整体。
而沟壑深处也各有一排齿状凸起,与石门上的凸起相啮合,如同四个被锁死的齿轮。
四个啮合的齿轮,但凡有一个没有打开,这扇石门就无法正常打开。
这一刻,“滑动自锁”四个字浮现在柳一昂的脑海中。
这是石门锁门的原理,柳一昂反过来仔细推敲,很快就看出其开门原理。
“呵呵,一般人还真看不出这扇门是怎么开的,我恰好是个例外。”
四个齿轮不可能是人为啮合,只能受力之后自锁,所以关门只需滑过来即可。
反过来,要想把石门打开,则需把这四道自锁之力卸去的同时把石门推移开。
石门有一丈见方,正常情况下必须要四个人同时转动机关才能让四个齿轮取消啮合,而现在他虽然只有一个人,脚下却有三根铁錾可以帮忙。
几分钟后,三根铁錾分别插入石壁上的三个隐蔽的机关口。
柳一昂伸手按向第四个机关口,随即用力一推……
石门竟然纹丝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