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秦浩却已经叩拜下去。
这一拜,是拜谢宣德帝为他报仇雪恨,是为母亲而拜。
同时这一拜,也是拜岳父而拜。
毕竟马上都是一家人了,跪岳父,不丢人。
同时秦浩还偷偷瞄了眼宣德帝。
就像是在问,岳父,啥时候公开订婚呢。
但这小动作,怎么能瞒得过宣德帝。
宣德帝没搭理秦浩,淡淡开口:
“秦浩,科举舞弊一案,以证实你被冤枉,此后你依然为金科状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同时协助调查科考舞弊一案,功不可没。”
“另……”
说到这里,宣德帝微微停顿。
所有大臣都安静等待陛下揭晓大事。
因为陛下说过,等秦浩科考结束,就会让秦浩以南人北迁的大功劳,一举在朝堂中站稳根基。
果然。
宣德帝笑了,欣慰开口。
“子爵秦浩,从入长公主府邸成为长公主唯一幕府后,多次为朝廷出谋划策。”
“以工代赈,神药酒精,石炭应用,新式弓箭,又有照拂百姓之举动。”
“其中以南人北迁计划为最,居功甚伟。”
“朕为大京有此青年俊杰深感欣慰。”
“特封秦浩为伯爵。”
“其他奖励,待你入宫谢恩之日,另行封赏。”
原本悲伤的杨国公和开阳伯都呆滞地看着秦浩。
特别是开阳伯。
他怎么都不敢相信,搅动世家风云的,居然是自己这个一直不看好的儿子。
而且还是陛下亲口承认长公主只有秦浩一个幕府。
那岂不是说,秦浩凭借一己之力,将四大世家玩弄在股掌之间!
杨国公此刻总算明白为什么陛下和长公主对秦浩如此偏爱。
那根本不是酒精和石炭就能有的待遇。
第一次,杨国公内心感受到恐怖。
秦浩,诗词天赋绝佳,还有如此谋略和实干之才。
面对如此强敌,他女儿输得不冤。
可是,他面对如此秦浩,想给女儿报仇,却困难重重。
秦浩闻言道:“秦浩谢主隆恩。”
旋即他站起身,继续道:“陛下,从封爵以来,我都没想好用什么封号。”
“现在我想好了。”
宣德帝颔首:“说来听听。”
秦浩目光落在秦子谦身上。
秦子谦忽然明白什么,他身体发抖,双手无措,惊慌道:“浩儿,你不能,你不能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