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第二天,凌晨四五点,周辰便带着他爹早早的来布网,周父还带了三色粿,分别是红龟粿、白米粿、青草粿,放在船头。
小主,
凌晨的海面有些发冷,浮着一层雾。
只见周父拿出火柴,点燃黄纸,虔诚的喊道:“天清清,海明明,七星引路网不空,龙王送鱼入瓮中!”
祭海完毕,周父又舀一瓢海水淋湿渔网,这一个步骤叫称“喂网娘”,希望渔网能多多捕鱼。
“别嫌弃我烦,这是你爷爷传授给我的经验,你好好学,将来以后,你传给你儿子,只有这样,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才不会断了传承。”
“嗯好。”
周辰原本觉得有些繁琐不耐烦,但看着周父虔诚的做着这一切,又语重心长的和他说了这么多,心里莫名的泛起了一种说出来的情绪,他下意识的便坐直了身子,认真地学了起来。
“来,我教你,要手腕发劲,撒的均匀,当初你爷爷啊,就是这么教我的。”
周父将水瓢递给周辰,顺势握着他的手,带着他先撒了第一遍的水。
“慢一点,要浇透。”
周辰感觉到周父枯瘦的指节扣住自己的腕骨,带来的力量感,他想起八岁那年被抱上船的时候,他爹的手也这样托着他的屁股。
海浪阵阵,曾经和他一般年轻的周父,也这样懵懂的跟在老爷子身后,看老爷子虔诚的祭海,也许那时的周父也和现在的自己一样,接过海瓢时,莫名的觉得接过的不是海瓢,带着他撒的不是水,而是同一道身影在岁月里的三重叠印。
也许等他的儿子跪在这块船板时,泼出的水花里会凝着四代人的血脉印记。
周辰忽然在想,也许周父没有那么封建迷信,可能他在做这些仪式的时候,会想起来自己的父亲吧?
在这片养育他们代代渔民的大海上,祖祖辈辈做着相同的祭海仪式,代代的人随着潮起潮落消失不见,有些永恒不变的烙在血脉里的“指南针”却代代的传承了下来。
周辰终于懂得这些仪式不是求鱼满舱,而是让每个浪头打来时,都能听见祖先在龙骨里的回声。
周辰想着,等他学会了,教给自己的儿子,等他哪天老去了,他儿子也许会通过这样祭海的仪式,想起来他。
雾散了,朝阳把父子俩的影子投在舱板上。
周辰看着那道年轻影子覆住苍老的那道佝偻的身影,以后也会有影子覆盖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