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兄弟也来了,可要一块儿凑一席?”,王熙凤是个场面人,连贾玩都一并照顾到了。
“我哪里会这些?琏二嫂子若是想罚我吃酒,直说便是,做弟弟的又岂敢不从?”
一句半开玩笑的话挡了回去,把自己摘到一旁。
宝玉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同老太太和姊妹们顽了,便催促着快点开始。
贾玩退至一旁,只一局看下来,便大致弄明白了这牙牌令的规则。
共有三十二张骨牌,每张牌上都刻有等同于两粒骰子的点数,一上一下,粗计六六三十六种搭配。
刨除重复的“二二”、“三三”、“四四”、“五五”四张牌,正好剩下三十二张。
每张牌都对应着不同名称,比如上“一”下“一”,点数最小,称“地牌”,上“六”下“六”,点数最大,称“天牌”。
居中那些,如上“三”下“六”称“鹅牌”,上“四”下“四”称“人牌”……
游戏时,会专门选出一人担任行令官,盲抽三张骨牌,再由参与游戏的行令者根据行令官翻出的牌面,说出一句合韵的诗词、俗语或成语。
三张牌由一人全部说完后,合成一副,再根据这副牌另行一句酒令便算过关。
如此,便轮到下一人,对不上来者便要罚酒。
今日参与游戏的人很多,像琏二嫂子、宝玉、迎春、探春、黛玉都在,鸳鸯担任行令官,一块儿陪着老太太高乐。
贾玩和珠大嫂子还有小惜春等人则在旁边看着,当观众捧场凑热闹。
琏二嫂子那张巧嘴,明明是摸着骨牌,可她行的每一句酒令,大都能捧着贾母说吉祥话,老太太又怎会不高兴?
寻常时候奉承多了会显得阿谀,但玩着游戏,还能想到这些好词,那便是本事了!
宝玉也是会哄人的,吉祥话方面比琏二嫂子是差了些,但行俏皮话逗乐子却是没问题。
屋内欢声笑语接连不断,当真是其乐融融。
转到晚间,夜幕落后,整条宁荣街上,乃至大半个京城,都燃放起烟花爆竹喜迎新年。
这个年代的烟花工艺远比贾玩想象中的更为出彩,虽然还不及后世那种一炸亮半城的巨型烟花,但也算是相当绚烂。
夜放千花,星如雨!
至于小辈们挨个给贾母磕头,各送年礼这些,就无须一一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