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牧眼见始皇紧握书简,在殿中踱步挑战众臣,但无人响应。很明显,文臣武将们都怕招致六国皇族的不满,不愿意承担这种耻名。
谁不想名留千古,避免臭名远播?
赵牧望着始皇 于殿 ,心中泛起一阵苦涩。他想到了始皇为了给人民带来和平繁荣所付出的心血,甚至为此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只活到了四十九岁的光景……
为何只能让这伟岸之人独自承受所有重压?
赵牧的目光里充满了疼惜,看着秦始皇。此时,赵牧毅然站了起来,没有立刻言语,但他决心不再让秦始皇独自面对这天下的难题。他并不介意可能遭遇刺客的袭击,也不在乎是否会被记载成一个被六国人民咒骂的对象!
———
在咸阳皇宫的大厅里,秦始皇试图通过挑衅让大臣们表态,但没人站出来。权贵们保持沉默以自我保存,不希望被后人以负面形象记录。卑微的官员们更是不敢妄动。
赵牧看到孤单站立的秦始皇,站了起来,离开了队列!
尽管他没有公开与始皇认亲,但他是母亲一生守望的人。
现在,别人没有出来帮忙情有可原,毕竟他们只是臣子而已。但是,对于赵牧来说不行,因为他的身份不仅是臣子那么简单!他是为了实现母亲遗愿回来的。
大殿之上,当文武百官见到赵牧走出队伍时,始皇帝手拿竹简,挺身站立;赵牧走出队列后,与秦始皇站在了一起。
他们两人不仅相貌酷似,就连那份威仪也是几乎相同,就像是同一个模具雕刻出来的作品一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牧在大殿中行礼:“臣愿意前往,说服六国的皇族归顺咸阳!”
始皇面带笑容,环视着众人,以宏亮的声音说:“好!非常好!这才是朕得力的助手,这才是我的英雄侯!”
李斯、王宛、冯去疾等人沉默寡言。在征服六国的过程中,他们已经建功立业;至于统一之后得罪人的差事,可以让其他人为此负责。
难道秦始皇不了解他的大臣们自保的心理吗?
现今,见到冠军侯能够勇敢地站出,嬴政心怀宽慰。他将目光一一扫过朝堂上的李斯、王绾等人,心下暗想:既然尔等选择明哲保身,害怕背负恶名,那朕就让你们为此遗憾!
“让你们为今日的沉默后悔吧!” 嬴政目光犀利地看着一众文武百官,他已识破了他们内心的算计。此时,他决心让这些袖手旁观的人明白,即使他们不愿行动,总有勇者愿意挺身而出。他们不愿出头,那些本属他们的荣耀职位,也会转移给勇于承担之辈。
“朕要的,乃是能担负大任的大臣,非是怯弱、推诿职责的奸佞之徒。”
在这庄严肃穆的大殿内,赵牧恭敬地立在殿上,姿态挺拔如松,即使是天地摇撼,也不能动摇他的坚毅!
忽而,秦皇嬴政转过身,迈开大步朝龙座行去,每一步都沉稳有力。他走至龙椅之前,随意将手中的魏国书信丢弃在地,毫不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