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4

“现在过涧时,不曾备齐鞍辔,才到了老先的圣祠,还没能置办鞍辔。”

老者听后笑道:

“师父别怪,我只是开个玩笑,没想到你高徒如此认真。”

“我年轻时也有几个村庄的钱,骑过几匹好马。”

“只因为几年来不断灾难丧失,连家也丢了,所以只得做了庙祝,侍奉香火。”

“幸好后面的庄户施主们募化度日,我也还能勉强过活。”

“其实我这里还有一副鞍辔,是我平日珍惜的物件,虽然贫穷,却一直舍不得卖。”

“听了师父的故事,菩萨尚且能救护,神龙帮助化马驮你,我老汉也不能不尽微薄之力。”

“明日我便取来那副鞍辔,送给师父,叩谢您前来的恩情。”

三藏听了老者的好意,感激不尽,连声道谢。

此时,童子端来了晚餐,三藏与行者共进晚餐。

饭后,童子点亮了灯火,安置好铺床,大家便各自歇息,准备明天继续出发。

第二天早晨,行者起来后对三藏说:

“师父,昨晚那庙祝老儿答应给我们鞍辔,今天一定要向他索要,不可轻饶。”

话音未落,只见那老者果然端着一副鞍辔,以及配套的缰绳等马具,全部准备齐全,放在廊下说:

“师父,这副鞍辔奉上。”

三藏见了,喜出望外,便让行者拿着去检查,看是否合适。

行者走过去,一件件地检查,果然都是上好的物件,十分合适。

他心中暗自高兴,便有感而发,吟了一首诗来表达心情:

雕鞍彩晃柬银星,宝凳光飞金线明。

衬屉几层绒苫垒,牵缰三股紫丝绳。

辔头皮札团花粲,云扇描金舞兽形。

环嚼叩成磨炼铁,两垂蘸水结毛缨。

诗中的描写细腻入微,正是对鞍辔的精美与用心的真实写照。

行者心满意足,拿起鞍辔背在马背上,似乎一切都刚好合适。

三藏向老者道谢:

“多谢您的厚赠!”

老者慌忙搀扶三藏,道:

“不敢不敢,何须如此多谢?”

然后老者不再多留,恭敬地请三藏上马,三藏便顺利地跨上马背。

行者则负责担着行李,准备继续前行。

就在这时,老者从袖中拿出一条鞭子来,那鞭子是由皮丁儿编扎成的,香藤柄子,虎筋丝结成的鞭梢,十分精致。

老者将这鞭子递给三藏,恭敬地说:

“圣僧,这条鞭子请收下,也是我微薄的奉献。”

三藏接过鞭子,感激地道:

“多承布施!多承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