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回朱紫国唐僧论前世 孙行者施为三折肱

善正万缘收,名誉传扬四部洲。

智慧光明登彼岸,飕飕,叆叆云生天际头。

诸佛共相酬,永住瑶台万万秋。

打破人间蝴蝶梦,休休,涤净尘氛不惹愁。

~~~~

善良正直能收束万般机缘,好名声传扬在四大部洲。

凭借智慧和光明到达彼岸,飕飕,浓云在天边生成。

各位佛共同应酬,永远住在美玉砌成的楼台万万秋。

打破人间如蝴蝶梦一般的虚幻,休休,洗净尘世的纷扰不再惹忧愁。

话说三藏师徒,清理了污秽的胡同,走上了逍遥的道路,时光飞逝,又到了炎热的夏天,正是:

海榴舒锦弹,荷叶绽青盘。

两路绿杨藏乳燕,行人避暑扇摇纨。

~~~~

海榴花舒展如锦绣弹开,荷叶绽放如青色的盘子。

道路两旁的绿杨中藏着幼小的燕子,行人避暑用扇子扇动衣服。

继续前行,忽然看见有一座城池临近。

三藏勒住马叫道:

“徒弟们,你们看那是什么地方?”

行者说道:

“师父原来不识字,亏得您怎么领了唐王的旨意离开朝廷呢!”

三藏说道:

“我自幼出家为僧,千经万典都精通,怎么说我不识字?”

行者说道:

“既然识字,那城头上的杏黄旗,明明写着三个大字,怎么就不认识,却问是什么地方呢?”

三藏喝道:

“这泼猴胡说!那旗被风吹得乱摆,纵然有字也看不清楚!”

行者说道:

“老孙偏偏怎么就看见了?”

八戒和沙僧说道:

“师父,别听师兄捣乱。”

“这么远远地看,城池都还不清楚,怎么就能看见是什么字呢?”

行者说道:

“那不就是‘朱紫国’三个字吗?”

三藏说道:

“朱紫国必定是西方的王国,却要去更换通关文牒。”

行者说:

“不用多说了。”

不多时,到了城门前下马过桥,进入三层门里,真是个好地方!

只见:

门楼高耸,垛叠齐排。

周围活水通流,南北高山相对。

六街三市货资多,万户千家生意盛。

果然是个帝王都会处,天府大京城。

绝域梯航至,遐方玉帛盈。

形胜连山远,宫垣接汉清。

三关严锁钥,万古乐升平。

~~~~

门楼高耸,城垛整齐排列。

周围有活水流通,南北高山相对。

六街三市货物丰富,万户千家生意兴隆。

果然是个帝王所在的地方,是天府的大京城。

偏远之地也有使者到来,远方的美玉丝帛充盈。

地势险要山峦连绵,宫殿的围墙连接着天空清澈。

三道关卡严密防守,永远快乐太平。

师徒们在那大街上行走时,只见人物气宇轩昂,衣帽整齐,言语清晰响亮,真不亚于大唐的世界。

那两边做买卖的人,忽然看见猪八戒相貌丑陋,沙和尚脸黑身子长,孙行者脸上长毛额头宽阔,都丢了买卖,都来争着观看。

三藏只叫:

“不要惹祸!低着头走!”

八戒听从,把那莲蓬嘴揣在怀里,沙僧不敢抬头看,只有行者东张西望紧紧跟在唐僧左右。

那些懂事的人,看了一会儿就回去了。

有那些游手好闲的,还有那些顽童,哄闹着笑着,都上前扔瓦片丢砖头,和八戒玩耍。

唐僧捏着一把汗,只叫:

“别惹事!”

那呆子不敢抬头。

不多时,转过拐角,忽然看见一座门墙,上面有“会同馆”三个字。

唐僧说:

“徒弟,我们进这衙门去。”

行者说:

“进去干什么?”

唐僧说:

“会同馆是天下通会通同的地方,我们也可以打扰一下,暂且到里面歇息。”

“等我面见国王,更换了通关文牒,再出城赶路。”

八戒听了,抽出嘴来,把那些跟着看的人吓倒了几十个,他走上前说:

“师父说的对,我们先到里面藏起来,免得这伙人吵闹。”

于是进馆去,那些人才渐渐退去。

却说那馆中有两个馆使,是一正一副,都在厅上查点人力,准备去接官,忽然看见唐僧到来,个个心惊,都说:

“是什么人?是什么人?往哪里走?”

三藏合掌说:

“贫僧是东土大唐皇帝派遣,前往西天取经的,如今到了贵地,不敢私自过去,有通关文牒想要倒换检验放行,暂且借贵衙暂时歇息。”

那两个馆使听了,屏退左右,一个个整理衣帽,下厅迎接相见,立即吩咐打扫客房让他们歇息,叫准备清淡的饮食供应,三藏谢了。

两个馆使带领人夫,出厅走了。

手下人请老爷到客房歇息,三藏就走,行者生气地说:

“这家伙懒惰!怎么不让老孙在正厅?”

三藏说:

“这里不归我们大唐管辖,又和我国不相连,况且不时还有上司和过客往来,所以不好留我们在正厅相待。”

小主,

行者说:

“既然这样说,我偏要他相待!”

正说着,有管事的送饮食来,是一盘白米、一盘白面、两把青菜、四块豆腐、两个面筋、一盘干笋、一盘木耳。

三藏叫徒弟收下,谢了管事的,管事的说:

“西房里有干净的锅灶,柴火方便,请自己去做饭。”

三藏说:

“我问你一声,国王可在殿上吗?”

管事的说:

“我们万岁爷爷很久不上朝了,今日是黄道吉日,正和文武官员商议出黄榜。”

“您要是想倒换关文,趁现在赶紧去还能赶上。”

“到明天,就不行了,不知道还要等多久呢。”

三藏说:

“悟空,你们在这里安排斋饭,等我赶紧去检验了关文回来,吃了就走。”

八戒急忙拿出袈裟和关文。

三藏整理好去上朝,只是吩咐徒弟们,千万不要出去惹事。

不一会儿,就到了五凤楼前,说不尽那宫殿楼阁的雄伟,楼台的壮丽。

一直到端门外,请求奏事官转达天庭,想要倒换关文。

那黄门官果然到玉阶前启奏说:

“朝门外有东土大唐来的一位僧人钦差,前往西天雷音寺拜佛求经,想要倒换通关文牒,听候宣召。”

国王听了高兴地说:

“我久病,不曾登基,今天上殿出榜招医,就有高僧来到我国!”

随即传旨宣到台阶下,三藏立即礼拜俯身伏地。

国王又宣上金殿赐座,命令光禄寺准备斋饭,三藏谢了恩,把关文献上。

国王看完,十分欢喜地说:

“法师,你们那大唐,经历了几朝君主正直?”

“几辈臣子贤良?至于唐王,因为什么生病又复活,让你远涉山川求经?”

这长老因为被问,就欠身合掌说:

三皇治世,五帝分伦。

尧舜正位,禹汤安民。

成周子众,各立乾坤。

倚强欺弱,分国称君。

邦君十八,分野边尘。

后成十二,宇宙安淳。

因无车马,却又相吞。

七雄争胜,六国归秦。

天生鲁沛,各怀不仁。

江山属汉,约法钦遵。

汉归司马,晋又纷纭。

南北十二,宋齐梁陈。

列祖相继,大隋绍真。

赏花无道,涂炭多民。

我王李氏,国号唐君。

高祖晏驾,当今世民。

河清海晏,大德宽仁。

兹因长安城北,有个怪水神龙,刻减甘雨,应该损身。

夜间托梦,告王救迍。

王言准赦,早召贤臣。

款留殿内,慢把棋轮。

时当日午,那贤臣梦斩龙身。”

~~~~

“贫僧那里三皇治理天下,五帝划分人伦。

尧舜在位,禹汤安抚百姓。

周成王众多,各自建立天下。

倚强欺弱,分国称君。

邦君十八,划分边疆。

后来成为十二,宇宙安宁。

因为没有车马,却又互相吞并。

七雄争胜,六国归秦。

天生鲁沛,各自心怀不仁。

江山归属汉朝,遵循约法。

汉朝归了司马氏,晋朝又纷争不断。

南北十二,宋齐梁陈。

历代祖先相继,大隋继承正统。

隋炀帝赏花无道,残害百姓。

我们国王姓李,国号为唐。

高祖去世,当今是李世民。

河清海晏,德行宽厚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