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为如此,寻找新的取暖替代燃料也就成为了他眼前的当务之急。
此时的周晨正站在一间空旷的大屋子中,四周墙壁上挂着一张全国的地理舆图。只见着他皱着眉头,眼睛紧紧的定在山西省大同的位置。
屋子的正中间,平放着一个巨大的沙盘。上面主要颜色黄绿分明,高山河流也尽收眼底。若是此时又一个熟悉地理的工部官员来到此处,就定会一眼看出这片山脉河流的地形是北盟西京的地形图。
这地图,是周晨凭借着字迹模糊的记忆拼凑出来的。许多地块还是空白。这么多年过去了,地理知识早已还给了地理老师。能记得大致的山脉河流走向,已经实属不易了。
山西大同,煤炭储量极高。可惜现今依然掌握在北盟的手中。经过了此次的贸易谈判,煤炭这种战略资源也已经被他规划到了两国的交易目录当中。
南朝有钱,北朝有资源。恰好就是一个殖民地模型。周晨在谈判的时候总在给北盟普及一个理论——国际分工理论。
“国际分工是跨越朝廷界限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国际分工促进两个朝廷的贸易的发展,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这套官方言词他不知道在前些日子说了多少遍。他要为南朝商人入北盟投资开矿,打个基础。
华夏民族从来都没有发展殖民地的传统,殖民在儒家的文化辐射范围之内,从来都没有任何出现过的迹象。
周晨打算从现在开始培养这个国家殖民的传统。他清楚明白的知道,任何民族的文明基因,都不会是一蹴而就发展形成的。首先要先让他们吃到些甜头。务实的民族,只要明白了里面的好处,再让他改过来也会千难万难。
从来中华民族都是以土地为基础基因,信奉的价值观也多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朴实价值观。
这种勤劳苦干传统,已经融入到了这个民族的骨子里面。百姓生存居住到哪里,伴随着的就是田地种到哪里。
从来没想过强盗掠夺,也从来没有想说向星辰大海方向探索。
只是偶尔,在历史的长河中有那么几朵小浪花不甘平庸的翻过跟头,最后到底也没有翻起什么大的浪头。被他的前人,他的后人集体全力否决。默契,也同时那么的义正言辞。
纵观历史,精英自己的激烈的变革,从来换来的都是政亡人息的结果。周晨看到只有春雨润万物似的滋润,才能慢慢培养出认同自己利益同盟。
也只有培养出利益上的同盟,才有可能产出大批理念与政治的同盟,才有可能等到他死后,不会落得一个政亡人息的下场。
他在这个时代,从来都是谨小慎微的做着每一件他目前在做着的事情。作为一名哲学研究生,周晨太明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联系了。
他从来都知道如今的生产力,最适应的生存关系便是封建统治关系。他不妄想着通过自己的一蹴而就,打破这种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桎梏。
他想做的只是准备提供另一种思路,想为这个民族指出除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另外一种生存方式。
这种方式除了殖民,远航,还有许许多多的方向。他从不认为自己认定的就是正确的。那得是多缺心眼的人才能办出来的事情。
周晨所想象的另个生存方向,是需要这个时代的人民自己探索出来的。
在封建社会,这从来都是需要封建地主阶级,集中力量来完成。也从来都是需要牺牲大多数平民的基本生存权利,从而换得这个的民族未来。
他不一定会领先世界,但一定会迸发出灿烂的文明火花。所谓一枝花开不是香,百花齐开香满园。文化多样,百家争鸣是这个民族最好的未来。
只是凡事也都要有一个度,百家争鸣,文化多样虽然好,但是文明多样就会使主体民族趋于分崩。正因为周晨意识到了这其中的危险,才一直谨小慎微的做着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他企图窥破这个民族的文明密码。只是到现在,由于阅历和知识等许多原因,他依然还被拦在门外不得门而入。
如今只能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方法论入手,据他观察,这个时代将二者的关系处理调和的非常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