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个多小时,辅导员进来。
他将课表抄到黑板上,又安排了几个班干部和小组长,负责学生们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补贴。
工农兵学员每月有十六块钱的补助,还有额外的饭票,基本的生活都可以保障。
辅导员想让杨真当班长,但被杨真拒绝了,最后选的是某省一个粮食局局长的儿子。
其他班干部也有一半是干部子女,还好辅导员有点脑子,剩下几个选的是贫农和现役军人。
杨真最终还是被安排当了小组长,政治经济学有二十三个女生,分为两组,杨真负责一组,正好两个寝室十二个人。
辅导员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就离开了,剩下的时间同学们自由活动,等下节课上课就可以了。
经济系没有公开课,他们的课程基本都要在这个教室上。
上午十点,他们终于迎来了第一位上课的老师,教的是政治。
老师很年轻,和学生们年纪差不多,讲起课来很是激昂,一看平时就没少背。
但他也没有讲什么额外的东西,完全就是在朗诵语录。
他还让同学们跟着他一起读,一些比较有名的句子还好,很多人就算不认识字,但也听过,可以背下来。
但有些内容学生不太熟悉,加上很多人字都认不全,他读过一段之后学生们也记不住,导致课堂上一片混乱。
政治老师只能慢下来,一字一字地教,要不然之后学其他教材的时候更麻烦。
好不容易上完课,老师和同学们都松了一口气。
之后专业课的老师也很出乎夏露莹的预料,因为她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在讲什么东西,她感觉自己一个人看都要比听他们讲更容易理解。
更不要说其他学生了,简直就跟听天书一般,一天下来,身心俱疲。
回到寝室,室友们就忍不住谈论这件事,“你们谁听懂了?”于兰问道。
众人摇头,夏露莹她们寝室的人学历在整个班级里都是很高的存在,但还是听不懂那些老师讲得课。
明明就是中文,怎么连在一起她们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