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差神色一肃,若有所指道:“推辞的话仇女郎就不必说了,这人和物资既都已带到,我们也不可能再带回去。”
仇冬浅浅笑道:“官爷误会了,我只是想请官爷帮忙带些绳索……”
她将桥的事情大致说了一遍,官差听后想了想,“这事倒也不难,大人这些日子正为人口之事忧心呢,你们村这地形很是不错,若能将病人与未染病之人隔开,也能少死些人。”
“这样吧,此事也不必劳烦大人了,等过几日,我为你们送绳索来,不过这钱得你们自己出。”
仇冬听后,回去同众人商量。
他们倒是没什么异议,经此一事,大家都看开了许多,左右赈灾银还没发到他们手中,就算发到了,他们出不去,也暂时没地方花,如今用来造座桥,大家均摊一下,倒也费不了几个子。
见众人都应下来,仇冬很是高兴,连忙将消息带给官差,官差痛快应下,又将灾民和物资送进村后,这才带人离开。
几日后,官差果然送来一大捆绳索,并一些长长短短的木板。
有了物资,众人吃饱饭后,一起动手重新将桥架起,仇冬也不用再每日木筏往来。
他们重新将人分置在两岸,仇冬每日留在众病人中,忙得脚不沾地,被治愈的村民们也自发帮忙,至于其他人,则投入到村子的重建之中。
官府倒也派了人来,不过他们怕染病,哪怕村民跟他们解释病人都在河对岸,他们也不敢进村,在外面磨蹭了好几日,最后还是之前帮忙带绳索的官差赶到,严厉训斥了一番,他们才捂住口鼻不情不愿地进村来。
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村里的情况都还算稳定。
据官差们说,外面的情况也在转好,各个县的县城都已重建得差不多,县衙也恢复了运转。
朝廷十分重视此次的人口损失,责令各地尽可能保住更多百姓的命。
时隔数月,大批药材终于被下发到各地,听闻期间还查办了许多贪官,被贪墨的物资和银钱数量很是惊人。
官差们提起这些事时都十分感慨,经过一段时日的相处,他们也算与村民们熟识起来,不再像刚来时那样严肃谨慎。
“若是没有这些贪官,这日子说不定早就好起来了,那么多物资和赈灾银啊……但凡早些到咱们手里,也不至于死这许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