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豪门夜宴(上)

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2354 字 2个月前

“殿下,事关重大,奴以为,有必要派人去一趟幽州了。相信这个消息,会改变某些节度使的想法。”

高尚抛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本来他都已经跟安禄山谈好了,结果这厮居然死在路上了。可是幽州那边,难道就只有安禄山么?

天子得了重病的消息,足以让很多野心勃勃的人躁动起来了。毕竟,谁还不想混个从龙之功呢?

“还不急,等宴会后再说。”

李璘轻轻摆手,还是感觉高尚的主意太过激进了。

引边军入长安,这就跟当年董卓入洛阳一个性质。这究竟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如果有禁军可以用,谁还会没事去引边军,来帮助自己政变呢?

李璘确实不太聪明的样子,但他当初毕竟被寿王坑过一次,多少也长了点心。

之前勾结安禄山,是因为他知道安禄山也需要一个靠山。更重要的是,那时候的李璘很明白,天子究竟还能活多久,这个变量太大了。

他不引边军入长安赌一把,那就永远没机会,而且人心和大义也不在他这边。

而现在时移世易,天子如果得了病,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其实不必那么激进,也可以想别的办法呢?

李璘已经拿定了主意,他决意先在这次天子寿宴上,先观察一番再说。

然而李璘不知道的是,和他相似的故事,此刻还在其他成年皇子身上演出。这些皇子也和李璘一样,找来自己的亲信幕僚,商议对策。

有人茫然无知,不知道要怎么应对;

也有人比李璘想得更多,甚至已经实锤了某些关键的事情。

毫无意外,他们都接到了天子的请帖,三日后必须来华清宫赴宴。

基哥诸子当中,唯有太子李琩没有接到请帖。

……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这三天时间总体而言,长安城内的局势是波澜不惊的,但还是发生了一件大事!

一件事关民生的大事!

当初,朝廷提出“交子借贷”,为贫困的自耕农提供启动资金。农户们用这笔钱购买了农具与种粮,感念基哥恩德。朝廷体恤百姓。

然而,现在秋收了,农户们需要按照当初签订契约的“官府指导价”,将自家的粮食换成交子,然后再拿着交子去还债,这样就把整个流程走完了。

然而,如今的情况,跟当初已经是大相径庭了。

长安交子大幅度贬值,手握粮食的自耕农甚至借了青苗贷的地主,大可以将粮食的一小部分换成交子,用来还债,剩下的留给自己用。

这等于是薅羊毛薅到官府头上了。

于是关中各地府衙县衙,但凡实行了“青苗法”的,都拒绝接收长安交子,而是强制要求自耕农,甚至某些大地主,按照契约完成交易,将粮食上缴以后,官府再给他们长安交子。

然后这些人再拿着交子去还债。

也就是说,你拿交子还青苗贷是可以的,但不能直接拿长安交子还,必须得有粮食交接的“文书”,才能办这个!

平心而论,官府有自己的考量,并且理由充分。

当初借给你们交子的时候,是签了契约书的。现在秋收了,按契约书办事就好了,该什么价就是什么价,现在你们想按市价来还债,明摆着是违反了契约,你们这群刁民是想造反么?

可是农民和某些地主也有话说啊。

我这粮食拿到长安城里面去卖,分分钟就能平账,还能多不少剩余的。我拿来为家里置办点物件,存点钱以备不时之需难道不好么?

我凭啥吃这个哑巴亏呢?

利益在眼前,契约算个屁啊!那破纸擦屁股都嫌硬!

你说契约什么的,反正我就一句话:不听!不听!我就不听!

似乎有人在暗中怂恿一样,关中各地农民成群结队的在本地府衙、县衙门前请愿,日日静坐,要求朝廷允许他们在长安市集上将粮食售卖,然后再将得来的长安交子用以偿还青苗贷!

不同意的话,他们就不让本地官府正常办公!

这些人拦又拦不住,劝又劝不走,甚至还有很多本地的大户,悄悄在其中推波助澜!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

很多大户都暗中谋划好了,只要朝廷肯开这个口子,他们就可以在长安城内低价收购拿下现在狗都不要的长安交子,再用这些交子,从自耕农那边“高价”购买粮食,让这些人拿着长安交子去还青苗贷。

这等于是本地大户和农民一起薅官府的羊毛。朝廷吃了亏,大户们当了好人,何乐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