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人的事,以后有机会再说吧。”张老樵答道,“不过在华山,徐老道和我说过,他感觉历史轨迹好像出了大问题。”
尚炯一拍脑门:“我想起来了!徐真人确实说过此话!”
宛儿担忧道:“我也有所感觉。”
“从何而来呢?”尚炯问道。
“李自成。”宛儿和张老樵异口同声地答道。
说完,张老樵自知失言,笑呵呵地打着哈哈:“我老头子也是猜的,猜的哈!”
宛儿没有理会张老樵,继续说道:“此时的李自成,应该在甘州总兵杨肇基手下当总旗了,为何我和樵老在甘肃镇时,李自成没有投军?难道,史料和真实历史有差距不成?”
宋应星不以为然道:“我虽不知谁是李自成,但我知道一件事,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有误差,也无伤大雅。”
“但就算有误差,李自成也不至于中了傀儡蛊,跟了白莲教。”
张老樵把华山遇见李自成一事,说了出来。
“樵老,都在您掌握之中啊!原来那人是李自成!”尚炯这时反应了过来,“浑三兄弟,此一去岂不是凶多吉少?”
张老樵白了尚炯一眼,然后示意他看看宛儿:“你真是皇上不急太监急。”
宛儿不以为意,说道:“尚神医,您多虑了,以我对浑先生的了解,他定是识破了白莲教的手段。浑先生,古道热肠,人又聪明,不会有事的。再说,他不是拿了我的信物了嘛,定会来的。”
“就是,拿了我家丫头的信物,肯定能来。就算他不来,也没什么可伤心的。”张老樵说道,“用一个物件儿,就看出了一个人的人品,值。强扭的瓜不甜,你说对吧,丫头?”
宛儿心不在焉地点了点头,此刻,她满脑子里想的都是《连山》。如果历史轨迹真的发生了变化,那么只有《连山》能做得到。
《连山》,不会真的让人拿到手了吧?
“丫头,别想那么多,既然天机阁都盖起来了,该算命算命,大不了算得不准呗!”张老樵推开窗户,寒风裹挟着雪花吹进了室内,“还别说,这雪,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