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本分,就是运气不好,林大娘打量了几眼面前的姑娘,又给添了个美貌的印象。
她想这丫头该不会是开窍了,在观云居闲了那么些时日,想来找自己另谋个差事?
自从当上这内院管事之后,送礼的人络绎不绝。若礼重的,她还愿意费些心思,礼轻的,她向来看都懒得看。
她的眸子往元宵鼓囊囊的袖口转了一圈,随即又落在元宵的脸上。
要是这丫头出手大方,凭着她这个容貌,自己倒是可以替她寻个好去处。
她心中思绪万千,却没想到元宵一出口倒在她意料之外:“什么?你要出府?”
林大娘好像听到了什么荒唐事一般,神情颇为意外,她记得这丫头父母不在,是个孤女啊。
“是,劳嬷嬷费心。当初进府就颇得嬷嬷照应,这些年得主子厚赏,也在府里省吃俭用,总算是攒下一笔银钱,还请嬷嬷帮元宵记个牌子。”元宵屈膝行礼,躬身答道。
林大娘拨拢了算盘珠子,审视着对面的丫头:“你可想好了,出了这府门,想要进来可就难了。再说府里吃喝不缺,舒服的日子过多了,等出去吃了苦要后悔就来不及了。”
元宵暗自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吃喝不缺是真,舒服的日子从何说起。她从进府门的一刻就盼着出去,就是在外头再苦再累也不会后悔。
心中虽作此想,面上却依旧恭敬:“嬷嬷,我想好了,在府中毕竟孤苦无依,元宵有亲眷尚在,还是想和亲人过些团头聚面的日子。”
说着,元宵从袖管里拿出一个包裹,拆开之后里头露出几锭银子,看去足有六十两之数。
“嬷嬷,还请您帮忙。”
二等丫头赎身的银钱要五十两,多出的十两即便元宵不说,林大娘也清楚那是给自己的辛苦费。
十两银子算不得多,但按二等丫头的月例来看,不吃不喝也要攒上一年。
林大娘眉头舒展,终是松了口:“你既有此决定,我也不多说了。来,把名字记上,按了手印。现下临近年关,是万放不得你们出府的,等年后你们这批赎身的再一起出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