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血浓于水

莲音院常日无人来往,院门外的两株柿子树遮天蔽日,墙垣上的藤蔓也生长得肆意妄为。

三老爷去世的第二年,杨锦瑶就屏退了身边的贴身丫鬟,只留下了陪她从杨府嫁来国公府的庆嬷嬷。

院子里只余一个洒扫的丫鬟漠然地扫着地上的枯叶,应是太久没人过来,这丫鬟直到康幼璇带着丹仙、元宵走进院门,才听见声音。

那丫鬟丢了扫帚,福身行礼,旋即又想起什么似的,小跑几步到了正堂门口朝着屋里道:“姨娘,二小姐来了。”

屋门打开,檀香的气味随着缭绕的烟雾散出,这浓厚香烛气味不像是府里姨娘的屋子,倒像是佛寺。

便是杨锦瑶的亲女儿,康幼璇近十年也少来此处。

其实六岁前她也曾在屋内的矮塌上倚着娘亲撒娇,也被娘亲抱在怀中一勺一勺地喂羹汤。

还有允泽,她记得允泽就是在这个屋里出生的,才六岁的她听见一声啼哭,就见到那么小的一个小人躺在娘亲的身边。

而此刻康幼璇踏入门槛,四下环顾了屋内一圈,屋内的陈设早和多年前大不相同,竟让她生不出一丝熟悉的感觉。

正堂的光线昏暗,只听见内事佛音袅袅,还伴着木鱼沉闷的敲击声。

元宵跟着康幼璇往里走了两步,能看见正堂边的耳房里除了一张床之外,供奉着一张佛台。

佛台上摆着莲花宝座,莲花宝座之上则是一座金身佛像。那佛像足足有三尺之高,以俯视的角度垂目微笑,栩栩如生。

佛台前边的石砖地上半旧的蒲团上跪坐着一位三十余岁的妇人,只见她身穿一袭浅青色的褙子和素色裙,梳着最简单的妇人头,头上除了一支简单的木簪之外再无旁的首饰,全身素雅寡淡。

她闭目诵经,拨动着手里的念珠,面上不喜不忧,似乎真的出了凡尘。

康幼璇看着跪坐的妇人,一时间竟有些恍惚,愣了半晌才缓缓吐出一个字。

“娘。”

屋内很静,元宵眼见那妇人听见康幼璇的声音,手中拨动的念珠停了一刻。但也仅仅只是那一下,她又继续诵念佛经,直到一卷经念完,才睁开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