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抄书

临近晌午,蕊萍和元宵从杂货铺出来正好碰见冬生赶着车到了门口。让杂货铺老板帮着将一张桃木四扇围屏和四把扶手圈椅固定在冬生的板车上。

蕊萍家的宅子靠近城北,离金桥街太远,若是让杂货铺送货要加一百文的送货费,让冬生帮忙可是省了不少。

冬生驾着车,见蕊萍和元宵不上车,只坠在车边跟着走,脸红红地朝着元宵的方向:“你们上车吧,这样省些力气。”

蕊萍和冬生都是家生子,多少有些熟悉,知道冬生最宝贝他的那些马儿,舍不得它们累着。见他主动要载自己,忍不住逗他:“哟,今儿冬生怎么转性了?不心疼你的伙计了?”

冬生闻言,扭了头别别扭扭地小声嘟囔:“她又不重。”

只是这话蕊萍和元宵都没听见,仍跟着冬生的板车边走边聊。

“一会儿先去我家放了东西,我请你们吃了晌午饭,再去思文堂。”蕊萍也不小气,中午请元宵和冬生吃饭的百味斋是城北排得上名头的老字号。

据说这家店的厨子祖上三代曾是御厨,颇有些手艺。

点了羊皮花丝、荔枝白腰,拌三丝。

不知是不是期望太高的缘故,他们三个都觉得这家的菜味道一般,独最后上来的那道甜汤给了些惊喜。

“这酒酿金橘团子,没想到酸酸甜甜的,别有一番风味。”蕊萍自小尝惯了国公府的美食,能得她一句好可不容易。

元宵喝完最后一口酒酿,也觉得甜而不腻、软糯异常,心中想着倒是可以回府复刻了,做给侧夫人。

吃饱喝足,冬生驾着车便送了她们回府,思文堂在回府的路上,正好顺路。

思文堂既是间书斋,也售卖笔墨纸砚。它正巧坐落在京中几家族学附近,虽然对面有一家更大的翰墨斋,但物美价廉,所以往来的客人络绎不绝。

店里的小二见蕊萍面熟,迎上去招待。

蕊萍要了些宣纸和墨锭,便开口问起他们还收不收抄书的。

店小二点头:“收的,不过这得问问掌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