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依然还是原来的状态,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太阳的熄灭已经威胁不到人类的生存,但没有太阳的日子,大家依然十分不适。
二十年来,人类并没有放弃过对太阳的探索,大家都期待着能够重新点燃太阳的那一天,那个当年制定的追日计划也从未停止过。
只是,后续的几次太阳探索却并不顺利。
一方面是科学家们依然拿样品毫无办法,另一方面是,后续派出地位几批探索队员全部失去了联系,一个都没有返回,完全是渺无音讯。
很有可能是全部牺牲了。
科学家们不知道太阳上发生了什么,也没办法知道,所以探日计划暂时被迫停止了。
很无奈,但确实没有办法。
科学家们因为这件事分成了两派。
一派是坚持要探日的,他们的主张是探日可以暂时停止,但以后科技发展到一定水平,就重启追日计划。
这一派被称为追日派。
另一派则是主张永久放弃追日计划。他们的理由是,以当前的文明水平来说,太阳已经不再是人类的生存需求,而且计划发生了这么多次意外,太阳上应该是存在着大危机,再进行下去也只是徒增牺牲而已。
这一派则被称为弃日派。
因为弃日派的科学家占了大多数,所以探日行动被暂停了,而且不出意外的话,计划将会被无限期搁置。
在这件事的结尾,老部长也写了自己的立场。
他认为他自己应该算是“追日派”,不过他追的不是太阳,而是人。
他支持继续探索太阳的目的也只是想把那些失联的孩子找回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落叶要归根。
看到这里,亦清明心情沉重,他自己也是一名探索队员,探索队员的苦他深有体会。
大多数探索队员去往这条路都是无奈的选择,当初的他是如此,他的妹妹也是如此。
而且,作为老探索队员的姜琪、宋远征、朱添佑亦或是其他他所熟悉的人是否也在失联名单里?
信中没有说,但亦清明却可以肯定,这些人应该都会去参加后续的探索,其结果也可以预料了。
失联总比死讯好,他也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接着往下看,信中开始讲炎夏国关于未来的规划。
也就是信件的第三部分内容。
大概意思就是,通过对《易经》的深入研究和探索,炎夏国对于宇宙空间、物质及能量的探索也在不断拓展和提升着。尤其是量子领域,相比于以前,更是迈进了一大步。
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世界,都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可控空间虫洞打开及固化技术指日可待。
科学家们预测,炎夏国将会在未来一百年内打破这一技术壁垒,在未来两百年内迈入二级文明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