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东跨院一看,藏书房门口都站着人,捧了书卷在读,而西跨院的练武场上,也是不少学子在练习射艺。
他们一路走过,这些学子没一个受打扰的。
汪先生边走边介绍道:“此处招收的都是城外农户、商户家的孩子,城里的学堂进不去,这里倒是给了他们机会。”
又让小徒弟拿了本账册过来给宋闻峥看,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书院每日收支,瞧着是入不敷出。
顾晚枝看着难免心热,原来相公与秦老先生做着这样的善事。
参观过后,宋闻峥又领她往后走,书院后与浮云观一样,也有上山的路,他打过招呼,便带她上山。
山路平缓,慢行一刻钟便登顶了。
山顶风景极佳,站在亭中吹着山风,顾晚枝只觉身上的疲倦都仿佛一扫而空。
宋闻峥站在她身侧,观她面色欢喜,缓缓开口道:“盈盈,我有件事要坦白于你,其实这书院……”
她大概已猜出他要坦白什么了,便静静听着。
他先讲了讲师傅秦老先生的来历。
秦老先生出身前朝大族,世代读书为官,堪称第一儒学世家,奈何其祖父在本朝站位不当,新君上位后便遭贬斥,引咎归乡,自此秦家也再未踏入官场半步,始终以读书研学为业。
而传到秦老先生这一辈,秦家已然式微,他继承家学渊源,年纪轻轻便造诣颇高,为世人称颂,却看破世俗,不肯成婚生子。
随后游历大周多年,见各地常有因家中贫寒、因地位低下等原因不得入书院读书的学子,便用自己的银子办了怀德书院,每走一处,便办一处。
后来当今圣上聘老先生回京为太子殿下授学,秦老先生不肯入宫,圣上便直接将太子殿下改名换姓送进浮云观学习。
秦老先生收了太子为徒,顺便捡了他回去。传承秦家学识是应该的事,却也因此被困京城,又不愿让圣上知晓自己创办民间书院之事,便偷偷用自己的法子筹钱供给书院,后来这差事就交到了他手上。
“师傅写得一手好字,他的墨宝常受人追捧,是以,他便写了许多字帖售卖。他的名号你是知晓的,便是‘孤山’。”
顾晚枝很配合,惊叹一声:“孤山大师竟是秦老先生?可他早已年迈,哪还有精力?”
宋闻峥视线转到她身上来,“那是因为近几年来,孤山大师名下真正写字帖的人已经换了,那人就是……”
他稍顿了顿才道,“就是我,因我学得像,便请求师傅让我顶了他的名头,假作孤山大师。说来这是我的私心,那时家中贫困,我便借此牟利,每售卖一贴,便要从中抽取一些做我报酬。就连你房中那许多的字帖,也都是我代师傅写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宋闻峥语气渐叹,仿佛很难说出口似的,“盈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