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山路风情

见着听着她们的开心、活力,寂寞了大半天的沙志忍不住走到她们后面坐下去,主动与她们打招呼:“你们是林山本地人吗?”

坐在左边的白衣姑娘转过头来落落大方地回答:“是啊,我们是本地人。”

“二位是亲戚?要不然,是同学?”沙志明显在搭讪。出门在外,他倒一点也不拘谨。

应该是沙志猜中了,白衣姑娘心中又正高兴,热情地说了起来:“说对了,她是我同学。今天巧得很,我们竟然在同一个亲戚家的喜事上遇着了。既然很巧,又很久不见,我特别邀请她去我家作客。”

沙志顺势而上,赶紧接过话说:“这么巧,竟然在喜事上遇着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衣姑娘兴奋地看了一眼紫衣姑娘说:“虽然我们都是林山的,但已经两年没见过面了!”

“两年才见一面,看来真不容易,这大概也叫‘他村遇故交’,不,叫‘他村遇同学’,准确地说应该叫‘亲戚家巧遇好同学’,多好的的缘分啦,”沙志看着前面淡紫衣姑娘的背影笑着说,“会不会有种两眼泪汪汪的感觉?”

“当然,谁能说这不是缘分呢?”白衣姑娘拉着淡紫衣姑娘的手说,“这位同学,你说是吗?这个国庆我们家有好几个亲戚办喜事,偏偏我去了维表哥家,偏偏在那里遇上了你。”

“两年多不见,没想到你越来越能说了,”淡紫衣姑娘终于说话了,对白衣姑娘说,“你送我的那个风筝......”

“哦,你们是林山的,旁边那些小山丘上生长的是什么?”尽管淡紫衣姑娘的声音温婉绵软,但沙志故意打断了她的话,不能再让她们互相交谈而把他抛在一边。山间公路之上的颠簸越来越厉害,一点也没有影响到他的心情。

“那风筝真是漂亮,我有空就会去放,”白衣姑娘说完又稍稍扭过头来说,“那是茶树。我家后面的山上也有一些茶树,与这些小山丘上种的是同一个品种。”

“茶树,这么矮?”沙志不由得瞪大了眼睛,那一排排大积木似的墨绿色灌木丛竟然是茶树,与他想象中的茶树完全不一样。

在他想象中,茶树绝对应该是树干高大枝繁叶茂的样子,而且最好的茶叶一定产自于最不容易到达的大树顶端。

“我们这里的都是这种‘个子’不太高的茶树。茶树不能太高,高了不方便采摘。听说外地有长得很高大的茶树,但我没有见过。”白衣姑娘说完转而对淡紫衣姑娘说,“假如有机会的话,我们一起去看看,怎么样?”

“好啊,我们找个时间一起出去看,”淡紫衣姑娘身子稍微动了一下,“明年……”

沙志自然不能让两个姑娘互相对话,又迅速插话了:“你们家也种茶吗,紫衣服的同学?”

“同学?”淡紫衣姑娘终于回头看了沙志一眼,微微一笑说,“我们家也种茶。”

沙志坐在后面,分明看到了淡紫衣姑娘那羞涩的微笑,于是眼中带笑迅速说道:“你们采过茶没有?”

两年多不见面的同学,说不定正好是高三学生。沙志因为自己穿着一身西服,想扮得成熟一点,没有提起学校的事。

白衣姑娘回过头来:“当然采过。这些茶是绿茶,但是也有人说是黄茶。他们说是黄茶也有些道理。如果用这种茶叶泡茶,首先是绿绿的,不久后就会慢慢变黄。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注意到这茶叶的色泽会随着时间渐渐发生变化。”

“还有黄茶这个名称?”这是沙志第一次听说“黄茶”,兴奋地说,“叫黄茶好!这种情况我早注意到了。平时我泡出来的茶颜色正是这样,但人家都说是绿茶,我只好在心中自己打鼓。说不出原因,我曾经自我安慰——我有种泡茶的特别本领,有种泡出黄色茶的天赋!今天有幸遇到了两位大师,否则说出去一定会被人笑话。”

“你肯定有天赋!”白衣姑娘笑着说。

“好,我们今天也做一回大师。”淡紫衣姑娘也笑了起来。

“我们本来就是大师,”白衣姑娘伸手轻轻拍了下淡紫衣姑娘的肩膀,回过头来说,“黄茶是比较专业的称呼,大多数时候人们还是把它归到绿茶这个大类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