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儒家智慧:格物

明空心语 明空如月 1456 字 11天前

H、“格物”法

《大学》中,集中阐述了很多儒家修行方法,如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等。

今天解析一下【格物】这种修行方法。

首先我们要明了这样一点,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有的修行方法,其根本始终不离于【心】,用功也是从【心】上用功,然后以此为根本,再扩展到语言和行为以及生活日用。

【格物】这种方法也不例外。如果将【格物】变成了心外求法,那就是“道不远人,而人自远道”了。

所以,格物的【物】并非心外之物,而是映现在心中之物。

物,与心相对,是心的对境。而除了心的本体之外,一切都是心的对境,都属于【物】的范围。

以视角学的视角观照之,则【心】相当于【视角】,而【物】则相当于【视界】和【世界】。

一切【视界】、【世界】都映现在【视角】之中,没有任何一物在视角之外。只有从这样的角度,才能深刻理解【格物】之【物】的本质。

那么【格物】之【格】呢?在实际修行实践中,【格】有多重含义:

1、感格。

何为感格?感于此而达于彼。具体而言包括两个个方面,即感于心而达于物,和感于物而达于心。这两个方面相结合,才是完整的感格过程,也即【格物】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