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同舟

“有人!”互相招呼一声,两个壮实的汉子将他二人背起来冲破火光和黑雾,奔出了大殿之外。

此时,赵佶已不省人事。莫云潇虽然没有昏迷,但浑身无力,眼皮觉得十分沉重。她只是勉强的纵目一瞧,见周围无数官兵手握一个粗大的木管,吸饱了水后向火场激射而去,活像一个大号的针管。

不过也不可小看了这木管,只见一条条水龙蜿蜒而上,火势在水雾的浇灌下渐渐显出了颓势。

另有十数个官兵拉起麻绳做的警戒条,将整个紫宸殿封锁了起来。

“啊呀!是官家!”张迪的声音忽然响了起来,莫云潇侧目望去,只见赵佶已躺在担架上,脸面黝黑,昏死了过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迪就在他的身旁,大声的呼叫着:“官家!官家!”

一个潜火队的队员用一个喷壶似的东西在赵佶脸面上一浇,赵佶立即重重的咳嗽了起来。

莫云潇也被潜火队的队员放了下来,但她已无力过去查看赵佶的情况,只能远远望着。

赵佶咳嗽了几声,眼睛缓缓挣了开来。张迪喜极而泣,忙说道:“官家,你可吓死小奴了!”

赵佶没有应声,只是轻轻将张迪拨了开来。因为他挡在了赵佶和莫云潇之间。这时,二人彼此相望,都忍不住笑了。

莫云潇精神一松,忽然觉得天旋地转,接着眼前一黑,意识丢进万丈深渊中去了。

朦胧之中,一抹微弱的光在混沌的黑暗中闪烁,像一只萤火虫,又像一只火蝴蝶。这光亮渐渐逼近,也越发明亮了。

她这才看清,这是一盏灯。一盏发着淡紫色光芒的纱灯。

她睁开眼睛,四下一番打量,只见自己躺在一张床上,床靠在墙边,另一边拉着帷幔。帷幔后面是一扇胡桃木制成的屏风。屏风后面灯火辉煌,隐约也可见到人头攒动。

“这是哪?”她这样问自己。

这时候,一个女人的声音传了来:“官家,这场火可来得蹊跷,所幸官家无碍,不过宫闱之中失火乃是大事,官家不可掉以轻心才是。”

“喏。”赵佶毕恭毕敬的回答:“儿臣一定仔细盘查。”

“哦?”莫云潇心里咯噔了一下,说话的那个女人是赵佶的母亲吗?她这样想着。

“官家保重龙体才是紧要的。”太后说道:“盘查的事还是哀家来做好了。带上来吧。”

赵佶抬头一望,见一个兵士拉着一个弱小的宫女走了来。这宫女脖子上套着一根绳子,兵士就像牵狗似的牵着她来到太后跟前,然后行了一礼,说:“太后娘娘,官家,纵火之人已经捉到了。”

这宫女看上去不过十四五岁,面容清秀,但此时面色惨白,嘴唇发紫。

她急忙跪倒在地,不断的磕头,说着:“太后娘娘,官家,小的罪该万死,最该万死!”

太后与赵佶并排坐着,与他相视一眼,然后不紧不慢的端起茶杯来浅尝了一口,说:“想你也没胆子害官家。说吧,是谁叫你这么做的。”

“是……是……”宫女噤若寒蝉,只是抬头偷瞄了赵佶一眼便不敢言语了。

“哼!”太后将茶盏重重的一落,说:“难道那人还保得了你?”

“太后饶命!”宫女一个头磕下去,颤巍巍的说:“是朱……朱太妃。”

“朱太妃?”赵佶吃了一惊。不过太后早已预料到了,因此也并不惊讶。

“你可要想清楚,污蔑宫眷可是大罪。”太后不紧不慢的说。

宫女忙说:“小的不敢污蔑,是朱太妃特意叫人传了字条给小的,吩咐小的用猪油来烧紫宸殿。可小的万万不知官家在里面呀!”

说到最后,宫女泣不成声,只得不断磕头。

赵佶忽然站起身来,厉声说道:“朱太妃为人和善是人所共知的。她何以突然要害我?”

“官家呀,你还在袒护她。”太后轻蔑的一笑,对这宫女说:“朱太妃不是写有字条吗?拿来给官家瞧瞧。”

宫女在怀中一摸,摸出了一个小竹签。一旁的张迪过去将竹签接了,然后呈给了赵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