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易安

“不错,是与我无关。”女子一笑,又说:“前些日子,官家封你了个使职,叫你安置城外一些无家可归的女子。你可做了吗?”

魏夫人插口说:“我们今日便是去安置这些女子去了。”

女子轻蔑的一笑,说:“朝廷周转费用甚巨,安置人口这样的大事耽搁一日便有一日的花费。你接到圣旨之时就该立即动身,而不是过分惜身置朝廷大事于不顾。所以我说你,不过是沽名钓誉,做个女阎罗尚可,但要真做个上官婉儿那样的女中丈夫,只怕相差甚远呢。”

“你……”莫云潇不禁拍桌而起,怒道:“我与你萍水相逢,而你屡屡口出恶言,真真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女子也将眼睛一瞪,说:“莫云潇,你逞威风也要挑个场子。这可是樊楼,不是你家的茗楼。”

魏夫人正要打圆场,却见远处曹妈妈笑盈盈的快步而来。

“哎呦,我的李大姑娘,什么风儿又把您给吹了来。”曹妈妈一上来就奉承起这女子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莫云潇和魏夫人对视了一眼,仿佛是在说:果然是个姓李的。

曹妈妈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眼珠子一转便猜到是怎么回事儿,忙赔笑说道:“李大姑娘许还不知,这位是曾布曾枢密的发妻魏夫人,也是咱樊楼的常客。哦对了,魏夫人写的一手好词章,听说李大姑娘在词赋上也有不小的造诣,这可正巧了,以文会友,以文会友,呵呵呵……”

她顿了一顿,不见有人接话,便又介绍:“这位呢,是我们樊楼东家宋五嫂的密友……”

“我知道,莫云潇嘛。”这李大姑娘依旧倨傲的坐着,眼睛不离莫云潇。

曹妈妈一愣,笑道:“是了是了,既然大家都是好朋友,今儿也是正巧遇着,老拙我不自量力,再给三位添一壶高粱酒,咱们有话慢说。”

“好啊,我也承曹妈妈的情,咱们有话慢慢说。”李大姑娘说:“不过,我与这位莫姑娘没什么可说的了。倒是魏夫人,小妹我仰望你的词赋已久,不知今日可否即兴填上一阙呢?”

曹妈妈拍手称好,说:“哎呦那可太好了,咱东京城的两大才女互赠诗文,日后也能传为一段佳话呢。”

魏夫人冷冷一笑,拉着小王姑娘坐了下来,说:“其实说到词赋,我不过是赚些薄名,不成什么气候。倒是我这位好友能文能武,诗词书画无一不精。”

李姑娘和莫云潇对视一眼,露出了不屑的微笑。

莫云潇也有些心虚,忙说:“玉如,你休要抬举我。与不值当的人谈什么诗词。”

她说着就要拔脚离开,但李大姑娘却忽然起身将她一拦,说:“既然魏夫人说你诗词书画无一不精,不妨写一阙来瞧瞧。”

“凭什么给你瞧!”莫云潇眼睛一瞪就要走开,魏夫人却抓住了她的胳膊,说:“荷露,既然这位李姑娘要看你的词赋,又何必推诿。”

魏夫人又转头对这李姑娘说:“只是我们今天忙碌过多,手腕酸痛。荷露的词章我来念诵,烦姑娘写下可好?”

“好!”李姑娘一口答应了下来。

于是在樊楼这食客满坐的大堂,两张桌子拼在了一起,四座烛台移过来,烛台上面烛火辉煌,将四周映照得十分明亮。

桌上摆了文房四宝,一张大宣纸铺了开来。四周的食客也都渐渐聚拢,想看魏夫人会吟出怎样的词句来。

这李姑娘已将手中的狼毫蘸满了浓墨,等着魏夫人的念诵。

魏夫人清了清嗓子,徐徐念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魏夫人一边念诵,李姑娘一边笔墨翻飞的记写。四周的食客也跟着默默念诵着。

不一会儿,魏夫人已将整篇词念完,李姑娘手下一停,也记写完毕。

莫云潇在一旁瞧着,瞪大了吃惊的眼睛望着魏夫人:“玉如,你竟然还记得……记得我那日在你府上……”

“不错。”魏夫人笑道:“你写的这首《破阵子》还在我家的中堂挂着。我每日起来诵读,总觉得豪气充满胸间。”

这李姑娘也细细观赏着这首词,忍不住啧啧称奇:“好词!确是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