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回过头来重新打量着眼前的人。她虽是书生打扮,但文眉眼神,以及清秀却不俗气的脸庞都清楚的告诉人们,这是一个女子,而且是一个美丽的女子。
她穿着长衫、布鞋,但由内而外散发着贵气和傲气,既让人喜欢又给人以不可亲近之感,不免让人想起周敦颐赞赏莲花的名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果然是一位奇女子。”赵佶在心里暗暗赞叹,于是又问:“听说我的那幅未完之画是由你补的?一藏龙,一卧虎,确实形神兼备,有大家之风。”
莫云潇拱手抱拳,笑着说:“公子过奖了,其实画龙画虎都不难。龙,凡人所不能见,大可肆意挥笔;虎,凶猛有威严,只要抓住其如此特点,便也可作一好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哦?”赵佶露出了笑颜,问道:“既然画龙和画虎都不难,那画何物最难呢?”
“寻常之物可见妙法,是为最难。”莫云潇略一沉吟,说:“南北朝时的画家谢赫曾总结出绘画六法,即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只要这六法同时具备,便是传世的好画。”
赵佶点了点头,又问:“依你看来,我的画可具备这六法吗?”
大家的目光都投注到了莫云潇的身上。曾布更是紧张,生怕她说出不得体的话来。
莫云潇徐徐回答:“不瞒公子,公子天赋异禀,于画学又有多年造诣,确实已达到很高的境界。不过,依小的看来,只要公子肯用功钻研,将来书法造诣或许还在画学之上。”
“哦?”赵佶眼睛一亮,这个回答确实让他有些惊讶,便问:“何以见得?”
莫云潇微微一笑,冲曾布说:“老爷,小的斗胆请文房四宝一用。”
曾布一呆,不自觉的向赵佶投去目光。赵佶挥了挥手中的扇子,表示同意。于是曾布便吩咐侍女去取来了文房四宝。
莫云潇一边研磨一边说:“小的从公子的画中可看出几分柳公权和黄庭坚书法的味道。此二公的字笔锋雄健,饱含力量之美。公子的构图勾勒也与之相似。不过,此画法若用在书法上,似乎也可再往前走一步,从而自创一派。”
“自创一派?”赵佶越听越是出神,不自觉的站起了身来,就像磁铁被磁石吸引一样,缓缓向莫云潇走了过去。
莫云潇研好了墨,提笔就写。她手腕急抖,运笔如飞。赵佶在她身旁细细地看着,就像一个学生看着老师在演示。
曾布、魏夫人还有张迪都楞在了当场。想这赵佶以才学自恃,向来自傲,却没想到他也会如此谦恭。
莫云潇所写的是南宋诗人辛弃疾的那首着名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莫云潇所用的字体便是宋徽宗赵佶所创的“瘦金体”。这种字体似连似断,笔锋瘦硬,起承转合之处棱角分明,极富力量之美。
不过在此时此刻,年轻的赵佶看到这首几十年后才会出现的词,十几年后才由自己所创的字体,不禁是百感交集。
他以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望着莫云潇,忽然在心中生起一种错觉,觉得她是高山仰止一般的伟岸,自己就像蝼蚁一般只能匍匐于她的脚下。
曾布和魏夫人也围上来看,也不免是交口称赞。“好词,竟然作的如此好词!”魏夫人不禁赞赏了一句。
莫云潇笑着说:“公子请看,这字筋骨外露,所以可以取名为‘瘦筋体’,但筋骨的筋不登大雅之堂,不如改成黄金的金。”
“瘦金体!”赵佶十分惊喜地望着这字,说:‘真是妙呀!先生这字确实是自创一派了。嗯,这首词也很好,大有沙场上的征伐之气。看来先生也有一腔报国热血?’
莫云潇说:“我朝自开国以来,燕云十六州便失陷于辽国。不少仁人志士自然是想要励精图治,恢复旧日山河的了。”
赵佶精神又是一振,不禁哈哈大笑,说:“高山流水遇知音。今日得见先生,在下受益匪浅。若他日有缘,还要再来讨教。”
他说完便带着张迪大踏步地向大堂外走去。曾布有些猝不及防,忙上去留客,说:“赵公子,何必这么匆匆离去?不如小酌一杯可好?”
赵佶步子一停,回过头来,那双极为有神的眸子向莫云潇投了去。莫云潇也正望着他,二人四目相视,居然让莫云潇羞红了脸。她有些慌乱,忙将脸侧了开去。
赵佶淡淡的一笑,说:“来日方长,不必急于今日。”他这话是说给曾布的,但似乎又是说给莫云潇的。
曾布呆了一呆,也只好说:“老拙待客不周,还请公子海涵。”
“不,今日是我生平最快活的一天。曾先生,就此告辞。”赵佶说完便扬长而去了。
赵佶走后,躲在屏风后面的莫云溪才静悄悄的走了出来。她耷拉着脑袋,嘟着小嘴,像是受了欺负一样。
莫云潇回头将她一望,投之一笑,问:“云溪,你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