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李言监国

李言能识破迷局,做出最正确的应对选择,这说明李言的眼光格局智慧能力要超过其它皇子,就凭这一点,也是最合格的继位人。

大浪淘沙,李言成为最后的胜者,心安理得!

两人对于康熙都是发自内心的钦佩,临了临了,还给世人留下了惊鸿一现的璀璨光芒,展示出了千古一帝的无限风采!

...

第二日上朝的时候,康熙宣布,因为身体原因,以后除了每周一次小朝会,两周一次大朝之外,取消原本每天都要举办的早朝。

由太子监国,在乾清宫边上的勤政殿内,设立一处办公地方,太子每日在此和各部门大臣商议处理日常政务。

张廷玉和马齐这两个上书房大臣官复原职,辅助太子理政。

从此,李言每日天不亮就要起床赶往宫里,代皇上审阅奏折,并提出批示意见,最后两位中堂看过无误,则可下发执行!

虽然皇上有过交待,朝中诸事,李言可和上书房大臣商议过后,即可施行,不必再请示汇报,一来麻烦,二来也影响康熙修养身体。但李言可是见多识广的人,别说自己本身权力欲望就不重,就算贪恋权势,也不可能犯这样的低极错误。

这人只要掌握了权力,活一天,便离不开,若是李言真的相信,自己随意处置了,恐怕康熙就会感到受不了。

反正康熙也只有半年时间了,李言也不必在费什么心思了,不管康熙和朝臣怎么说,自己依然我行我素,每天将处理的奏折中的大事小情,在下午去看望康熙的时候,一一汇报请示。

有时候康熙兴致来了,会给出意见,点评哪里处理的妥当,哪里不太合适。大多时候不置一词,甚至还有的时候,李言说到一半,康熙便睡着了的情景。

每当这个时候,李言都取过毯子给老爷盖上,然后在一边默默的陪着,有时候看看奏折,有时候想想处理的公务有什么不到位的地方。

总之,拌演了一个孝子贤君的典范,八十八拜都过了,也不差这一哆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