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政策改革

棘圜志 月湾的莎菈 1351 字 1天前

内阁值房内,烛火通明。

"海防不仅是军事问题,更是制度问题。"张居正将一份厚厚的奏折放在案上,"这次倭寇之患,暴露出我们整个海防体系的弊端。"

沈明轩点点头。这段时间的调查,让他深刻认识到问题的根源。那些倭寇之所以能够长期活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有的海防政策存在漏洞。

"目前的海禁政策过于僵化,"他说,"一味禁止海上贸易,反而助长了走私活动。不如借这次机会,对整个海防体系进行改革。"

"说说看。"张居正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沈明轩从怀中取出一份详细的改革方案:"首先是关于海上贸易。我建议在几个重要港口设立'互市',允许正常的商贸活动。这样可以打击走私,增加税收。"

"这个提议不错,"张居正说,"但肯定会遇到反对。士大夫们一向认为,重农抑商才是正道。"

"所以我们要让他们看到好处,"沈明轩说,"比如可以用增加的税收来补充海防经费,既解决了军费不足的问题,又能管控海上贸易。"

正说着,户部尚书杨廷和匆匆赶来:"有个好消息。陛下刚才批准了设立'市舶司'的奏请。"

这确实是个重大突破。市舶司负责管理海外贸易,其重建意味着海禁政策将有重大调整。

"不过,"杨廷和话锋一转,"盐商那边有意见。他们担心海上贸易开放后,会影响盐的专卖。"

"这正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沈明轩说,"目前的盐政制度也需要改革......"

沈明轩走到案前的舆图前,指着沿海各个重要城市:"盐政改革可以和海防、互市政策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在开放互市的港口设立新型盐场,让盐商参与海上贸易。"

"这倒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杨廷和眼前一亮,"但具体要如何操作?"

"首先是分化瓦解,"沈明轩说,"目前的盐商势力太过集中,我们可以允许更多商人参与盐业,打破垄断。其次是利益置换,给现有盐商以海上贸易的特许权,让他们把重心转移到更赚钱的海贸上。"

张居正听得连连点头。这确实是个高明的办法,既不会激起盐商的强烈反抗,又能gradually地改变现状。但他还是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可是这样一来,朝廷的盐税收入会不会受影响?"

"短期内可能会有所下降,"沈明轩坦言,"但从长远来看,海上贸易带来的税收会远超盐税的损失。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