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仔细想想,其实也就是人的第六感。
第六感强的人是能察觉到这种抽象的存在的。
得益于这项能力,顾倾辞自己会下意识地远离一些人,靠近一些人——当然了,大都是别人主动靠近顾倾辞。
在环境影响下,个人的性格会被改变。
接受不同的影响,身处不同的环境下,同一个人会有不同的性格结局。
顾玄和顾倾辞就是最好最好的例子。
因为身边围着的人太多,顾倾辞就对异性没什么感觉,她不奢望从身边的异性身上得到爱和满足。
那是因为顾倾辞身边总有一圈对她示好的男生,顾倾辞从未答应过那些男生,但不答应归不答应,男生还是一昧献殷勤。
顾倾辞高兴吗?她不高兴。
但顾倾辞敢说自己就没有从这些“示好”中得到些什么吗?
顾倾辞自己都承认,正是因为社交圈中异性对自己的示好,从客观角度上来说,她得到了社交赋予的优质标签以及社交满足感。
那些男生追她,对她示好,这是事实,顾倾辞被认为是优质的,高质量的女生,这就是标签,这是既得。
顾倾辞从来不会否认这点,尽管从她内心出发,自己并不需要这种标签,但获得了就是获得了,社交的标签是用任何洗洁精都无法洗刷掉的。
因为是女生的缘故,顾倾辞要比顾玄得到的异性青睐要更多一点。
为了避免被这些“异性青睐”影响,顾倾辞就只能让自己不去对异性产生好感。
但是顾玄没有,顾玄接受的“异性青睐”要比顾倾辞少许多。
同一个人,同一个社会大环境,得出的顾玄接受的“异性青睐”要比顾倾辞接受的“异性青睐”要少,这个答案就很明显了。
就是因为性别不同。
那顾玄能暗恋的原因之一就找到了。
顾倾辞将手机递还给顾玄,翻了个身,和顾玄面对面。
他接过手机后要看手机,手机又被顾倾辞抽走扔到一边。
手机呈抛物线,掉在床尾,半死不活地躺着,屏幕还都开着。
顾玄看了一眼手机,下意识地看了一眼门口,这才将视线转回到顾倾辞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