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五种能力

涛起微澜 有骨难画 1668 字 10天前

比如这疼痛抑制和和痛觉信号叠加增强力量这两种。

在茹毛饮血的时代,人类猎手捕猎、和敌对部落对抗、在野外活动等等,受伤是无可避免的,如果因为伤痛拖累了个体行动,那面临的下场只有死亡。

于是身体为了适应这种生存环境,就进化出了这么一条基因,让猎人能在受伤后屏蔽剧痛,仍保持高昂的战斗力,增加战胜对手的概率。

而减轻压力、提高心理素质也是这个原因,激烈的搏杀让人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那时候没有心理疏导,没有丰富的娱乐活动以转移注意力,要是任其累计早晚得崩溃,所以自身调控便显得十分重要了。

要是这个本事保留到了现在,那战场上退下来的士兵就不会被‘战争创伤综合征’困扰,社会上也会少很多激情犯罪了。

然后不论和猎物还是同类的对抗中,只是不怕疼还不够,疼了能够爆发出异于平常的实力干掉对手才行;那痛觉信号转化成肌肉收缩信号的逻辑也便顺理成章了,反正都是为了基因为了保护自己的载体所做的努力:打赢、活下去,是唯一目的。

至于调温、高级代谢、‘遥视’这些,依然全是为了这个目的服务的。

前者是早期人类部落大范围迁徙进化出的,足迹遍布除了南极洲之外地球所有角落,需要有这种适应不同气温的能力。

中者则是为了长距离追逐大型猎物而生,原始部落通常会通过识别目标足迹长期追击,直至将猎物追到精疲力竭再也跑不动了为止,而这个过程很长,通过需要数三到十天不等,运动距离也在几十到数百公里不等。

直到现在,一些生产力极为原始的非洲地区,仍然保持着这种有些低效但无往不利的猎杀模式。

美国有一个比赛,叫做‘超越自我3100英里挑战赛’,该比赛最初成立的初衷正是模拟祖先的超强耐力;这种全程换算成公里接近5000的赛程,完整跑下来大概需要52天左右,目前的最高记录者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47天。

而在跨越多昼夜的奔跑中,睡眠无疑成了最大的负担,人可以边跑边吃,边跑边喝,但不可能边跑边睡,所以这条基因就来了,让身体通过汗腺完成脑代谢,然后摒弃必须停下睡觉这个环节。

再说后者,这个相比于其余四种是最接近‘特异功能’定义的,但实际上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比如原始人打猎为生,那大型猛兽同样也将人作为食物,于是为了提高对猛兽偷袭的预警能力,‘遥视’遂横空出世;只是我在与专家探讨时也提到过,按照当前古生物学的发现来看,同期猛兽中不论是剑齿虎、短面熊,还是恐狼,它们虽然比当代的东北虎、非洲狮、灰狼有更强的捕猎和战斗力,却也远远没到需要在几百上千公里外提前发现的程度,最多超过地球曲率,延伸到10公里以外便也够用了。

小主,

所以有个假设,就是当时的人类祖先们碰上过一种极为可怕的对手,它们行动速度迅捷如电,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移动超长距离杀到眼前,并且一定具备高效的杀戮能力,让整个智人种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必须承受巨大的生存压力。

当然,这算是个题外话了,和本次主题无关,你要有兴趣,我以后可以给你引荐这方面的行家,深入浅出的谈谈。”

陈主任讲完这么一大段,招了招手有人送进一杯茶喝了口润润喉咙,又作势向前让了让,道:

“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