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时姜冕来了,郑琰跟在他身后。
徐凤鸣和赵宁从棋盘上抬眸看了他二人一眼,姜冕跟郑琰走过来,坐在案几后。
徐凤鸣跟赵宁收了棋盘,摆上茶具,赵宁动作行云流水,开始泡茶。
徐凤鸣见姜冕神色有异:“子敬,你不用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若是你不愿意,我们还可以想别的办法。”
“不,”姜冕说:“我想明白了,这个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或许能减少百姓的伤亡,缩短这个乱世结束的时间。”
“我跟赵宁也就这个问题讨论过。”徐凤鸣跟赵宁对视一眼,说:“或许这场仗打完,你回国登上王位,我们就离成功不远了。”
姜冕看着赵宁修长的手指游刃有余地摆弄着茶具,出了一会儿神,说:“我想听听你们的计划。”
姜冕看着徐凤鸣,徐凤鸣看着郑琰:“郑琰,你跑个腿,去把地形图拿来。”
郑琰颔首,起身走了,不片刻后把地形图拿来了。
郑琰走过来抖开那卷地图,将那地图挂在梨树上。
徐凤鸣抬头看着那地图,这是整个神州的地形图。
是启国打下卫国后,重新绘制的地形图,上面准确地把四国现在的版图标注出来了。
启国现在版图拓宽,已经把神州北部和西北部容纳进了启国领土,西南方向以剑门关为界,把燕国锁在了西川,东南方向则与楚、宋二国为邻。
“子敬,若是你回去夺回王位,”徐凤鸣注视着地图:“那就意味着这场乱世即将结束了……”
姜冕同样看着那地图,没吭声。
只要姜冕回去夺回王位当了国君,到时启、楚二国同时出兵,兵分两路,启国走陆路,从剑门关攻打燕国。
燕国走水路,渡长江攻打燕国。
“上半年的大战之后,燕国已经是强弩之末,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除非燕国现在能得天神相助,或则燕平现在力排众议,推行改革,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国力。”徐凤鸣说:“否则哪怕燕国仗着西川天然的地理环境也无济于事,我们打下西川,也只是时间问题。”
赵宁泡好茶,一人倒了一杯:“他已经没机会了,现在改革,他只会死得更快。”
赵宁说的没错,上半年那三十万大军,已经把燕国所有能上战场的成年男性全部纳入了军队,而最后跟着燕平父子回去的只有几万人。
特别是燕平带回去的八万大军,被徐凤鸣带人伏击,杀了好几万,最后只剩下不到三万人活着回西川。
现在的燕国就像一个身受重伤,已经奄奄一息的老人,现在这时候改革,只会加速燕国的消亡。
徐凤鸣回想起燕平曾经透露出想改革的话,不由得发出一声惋叹:“他本来有机会的,可惜……”
燕平确实是有机会的,只要他在上半年的战争里不那么贪心,打下跟启国谈好条件的城池后就收手,然后回国开启变法之路。
那么在不久的将来,燕国会是启国的一大劲敌。
可惜,那两父子太贪心了,最后导致功亏一篑,不但一个城池都没捞到,最后反而折进去二十几万大军。
徐凤鸣:“西川一破,就只剩下宋国了,宋国自古以来只求稳,到时或许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攻下宋国。宋国一灭,咱们以后或许可以南北分治。”
这是徐凤鸣当初在缥缈峰上时跟南衡先生讨论天下局势的时候,做的初步的设想。
只不过当时他选中的是燕国,首先,四国联盟,先把启国逼出玉璧关,让整个神州成为四国割据的形势。
然后调转枪头,吞掉宋国,让中原变成三足鼎立。
然后三国再次联盟,转而攻打启国,灭了启国以后,整个神州就只剩下燕、卫、楚三国。
这时,燕、楚二国再结盟瓜分卫国,形成两分天下。
然后两国停战,发展商贸和农业,让百姓休养生息。
这样过得数十年或者上百年,两国可以一较高下,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当时徐凤鸣一方面是心系在这战乱中颠沛流离、食不果腹,活得猪狗不如的百姓,另一方面是因为身中剧毒的姜黎。
虽然姜黎的毒跟赵宁没关系,跟徐凤鸣更是没关系。
可下命令的人是赵宁的先生,动手的人是郑琰,闵先生是在为赵宁筹谋。
这件事虽然赵宁全程并不知情,可他赵宁是直接受益人。
尽管徐凤鸣清楚事情原由,可他总是不由自主把这件事归咎到赵宁头上,甚至归咎到他自己头上。
他总是觉得亏欠姜黎,亏欠苏仪。
所以迫切地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努力地完成姜黎的夙愿。
谁曾想天不遂人愿,徐凤鸣做足了准备去西川。
最后却在燕平的操作下成了刺客,后面的事更是如脱缰的野马一般一发不可收拾。
或许是天意弄人,或许是徐凤鸣在得知赵宁就是赵玦和卓文姬的儿子时,心里的天平就已经开始倾斜了,他最后还是来了启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