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次养的不是肉鸡,而是蛋鸡,专门下蛋的。两年才会换一次鸡苗。”张秀花让大家想清楚再登记。
她这话让社员们火热的心凉下来。大家其实还是更愿意相信秀花,毕竟她养过两回鸡。这次却要养蛋鸡,而且时间还这么长,有点麻爪。
“什么是蛋鸡?”社员们好奇。
“就是从国外引进的鸡种,专门下蛋。我们土鸡每年产量大概在100至130枚,而蛋鸡的产量在200至250之间。”张秀花拿今年养的蛋鸡举例,“一年下来每只鸡平均养230个蛋。”
社员们一时有点犹豫。拿不准哪个更赚钱。
大队会计给他们算一笔账。按照现在的行情,2块钱可以买23个鸡蛋,这个是卖价,如果批发的话,差不多五分一个。每只鸡按照200个鸡蛋,一年就是10万块钱,别以为这钱很多。要知道这是全部的进账。
肉鸡是两个月就能出栏,蛋鸡两年才出一次栏,饲料钱得翻六倍。差不多就是三万六。水电费也得翻六倍,那就是五千五。包括人员工资也一样。第一年差不多是五万五千的盈余。远远低于八万八。
“但是第二年的鸡可以出栏。”有社员立刻提出这条。
“对啊!两年的鸡肯定比两个月的鸡卖得更贵。”
“但是第二年的蛋产量也会下降。”大队会计提醒他们,“两种鸡各有优缺点,我的建议是各家都投一点,这样谁也不吃亏。”
社员们议论纷纷。
有些社员觉得大队会计这主意不错,有些人更相信张秀花。比如许春英、王二婶、李建信,他们只想投张秀花这边。
当然也有人更想养肉鸡,因为出栏快,赚的钱更多。只是想到大队长说第一年分的钱少,他们又犹豫了。
大队会计这边很快统计出来了。张秀花这边有两万。他们自己生产队的是两万八。剩下的钱要跟张家屯和许家屯合股。
张秀花这边拿到名单,可能是之前她带大家发财,现在她遇到难题了,社员们不好意思不投,哪怕蛋鸡回本很慢,各家还是都投了一些。
这就是农村有人情味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