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红见许冬冬答应了,心里也踏实了不少。她转头看向陈烈,语气里带着几分自豪:“烈子,村长刚才来家里了,说砖厂的事儿解决了,都靠你。你可真是咱们家的顶梁柱!”
陈烈被老妈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笑着说道:“妈,这事儿是大家伙儿一起干的,我就是沾了村里的光。”
李春红一听,脸色顿时严肃了起来:“烈子,你可不能有这样的想法!以后办事也不能有这种念头。”
陈烈愣了一下,有些不解:“妈,您这话是啥意思?”
李春红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担忧:“烈子,你这次办事办得漂亮,又出了风头,肯定有人暗中盼着你出事。你要是表现得像是自己沾了光,那些人肯定得寸进尺,以后少不了给你使绊子。”
姑姑也在一旁接过话头,语气里带着几分告诫:“烈子,你妈说得对。人心难测,你得小心点。咱们村里有些人,表面上和和气气,背地里可不一定咋想呢。”
听到这话,陈烈心里咯噔一下。
这些天他一直在帮忙跑砖厂的事,还真没把事往这方向去想。
现在有母亲提醒,陈烈才反应过来,其实之前这几天已经有这方面的苗头了,陈烈处理的也不错。
前几天村民纷纷来陈烈家给他送礼,俨然把他看成了村中砖厂的领头人,连村长都越过去了,陈烈是从这个角度觉得不妥,所以才带许冬冬把送来的礼物挨家挨户的退回去。
不过从有了砖厂这件事开始,陈烈就认为自己是沾了村里的光,如果不是村长跑下指标,他想出力也没地方出。
可现在一想,母亲李春红还真是高瞻远瞩,把村中这些邻里关系看的很透彻。
陈烈现在大包大揽的,可以这么说,村中砖厂除了指标的事,剩下的基本都是他在出主意,连村中的村民都看出来了,可他本人却没意识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