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既然两家都从事大宗商品贸易,那么肯定具备相应的大宗商品运输能力。也就是说他们两家的长途运输能力也不容小觑。
这样一来,蓝常两家无形之中就拥有了在乱世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本钱,一旦天下形势有变,两家联起手来,有兵有粮有武器,还有运输能力,进,可以争霸天下;退,可以割据一方,静观其变,待形势明朗后再来个“顺应天命”。
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赵鸿义不由得对当年规划两家生意的人十分佩服。
此人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了万一以后遭逢乱世,两家应该如何应对的问题,可谓是苦心孤诣,目光长远。
蓝玉和常升都是武夫出身,打仗自然是在行的,但论起做生意可就未必了,也不知是不是当年他们两人手下的谋士所为,亦或是他们的后人中出了一些有远见卓识的人物。
无论如何,掌握了这些生意的蓝、常两家也是一种资源,如果有了两家的资源作为辅助,对赵鸿义日后的工业发展计划应该会很有帮助。
要知道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基本上就是看钢铁和煤炭的产量。
如果要引导大明帝国走上工业革命的道路,钢铁煤炭产业就是绕不开的一道坎,必须要跨过去。
然而赵鸿义前世只是个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虽说是个理科生,然而他对煤铁产业的认知只局限于高中课本上的那点粗浅的知识,知道大概的原理,但并不清楚具体的技术。
所以两家手上掌握的铁矿资源、煤矿资源、人才资源还有技术储备都是令赵鸿义垂涎三尺的存在,可以让他少走许多弯路,节省不少时间。
当然在目前来说,蓝家手上的钢铁、煤炭产业的规模究竟如何,赵鸿义并不十分清楚,还需要进一步了解。
不过即便规模不大也无需担心,因为工业发展的特点就是,只要有足够的资金、人才和技术,就可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量。
如果有了蓝家的帮助,再造一家钢铁厂也不是什么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