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纶巾的陆先生今日教的是方程,其中最经典的例题就是鸡兔同笼,这道为难了许许多多小学生的题目,今日又造孽了。
贺宣自然没被困住,毕竟是有小学毕业证的人,做的不要太轻松。
等陆先生讲解过思路,一部分脑子灵活的已经开始算第二题,物不知数。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贺宣看了两遍题,知道是三七的倍数加二,再除五余三,得出答案二十三。
沉浸在计算中,时间很快过去,最后陆先生留了一道功课,百鸡问题。
今有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凡百钱买鸡百只,问鸡翁母雏各几何?
让学子们课后做,等下堂课讲。
贺宣把这个问题记在本子上,思考下,比起上课讲的,这道题更难一些,不过难度也不算很大,要是有人用笨办法,凑也能凑的出来。
但是用方程解,其实难度不大。
不过在书院的空闲时间,贺宣赶着回斋舍抄书,就没直接做。
到了第二日,上午的课结束,就可以回家休息。
这五日中间,有小竹送来的食盒,贺宣不算很馋油水。
但是这些日子天气越发炎热,五天没洗头,都开始痒痒了,估计继续暖和下去,自己就要在书院洗头洗澡了。
想到回家,有些迫不及待。
照常收拾好包裹,上午的课结束,就可以回城了。
今日是于五郎来接,贺宣上车后询问,家里的床做好了没有。
“木器铺子前两日就送来了一张床,被褥这些都铺好了,杨管事怕公子热,已经编了草席给您先垫上。”
小主,
贺宣很满意,这几日温度是有些高,哪怕盖着薄被,晚上也总是想把脚伸出去透透气。
“这几日有谁住在椿树胡同吗?”
“偶尔我和小竹在城里歇歇脚,平日里都住庄子里。”
贺宣问的不是这个,车厢里没有声音,于五郎想了想继续说。
“公子你去书院,谢公子好像就去兵营了,这几日都没来过,但是谢恒谢华几位来过,送了不少衣裳和日常用品,说是谢公子常用的,放一部分过来。”
于五郎照实答道,因为经常跟着谢泰,去书铺跑腿,学习到不少东西,对谢端这位贵人也是比较关注的。
贺宣沉默,于五郎也就闭嘴,专心赶车。
想到上次分开前尴尬的事情,贺宣还是有些怀疑,三哥到底醒没醒。
要是今日三哥来宅子休息,自己该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他会不会嘲笑自己...
心里乱成一团麻,眼看到了城门,还没有个章程。
索性破罐子破摔,爱咋咋地。
要是三哥提起,自己就当不知道。
做好心理建设,贺宣回宅子第一件事,还是沐浴,先把自己洗干净,才有心情做事。
一身清爽的坐在正堂,天气热了,有一个好处就是沐浴,不用做许多取暖工作,洗完了头发自然风干,省去许多麻烦。
耳边听着小竹汇报庄子里的近况,杨管事安排人手摘了不少野菜,家里吃不完的都晒干存了起来。
罗家旺他们回来过一趟,带回来不少羊绒,不过休息了一日又出门了。
贺宣手里翻着账本,查看支出的项目。
这几日功夫,之前买的石蜜已经提取完毕,装了一个陶罐,大约有四斤多些。
提取率在五十左右,这跟石蜜的杂质含量有关,还有小竹他们的提取方法。
市面上每斤石蜜价钱在六十文到八十文之间浮动,杂货铺子的价钱是七十五文,要是在通州买,价钱就便宜一些。
如果制成白糖,加上人工和制作费,成本大约在两百文一斤的样子。
普通人一个月的工钱,也就能买上两斤,但这只是成本,要是出售的话,肯定要加价。